[1]张庆硕,王恩多.R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2):121-125.
[2]杜海宁,胡红雨.锚蛋白重复序列介导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29(1):6-9.
[3]杜光伟,周严,袁建刚,强伯勤.RRM RNA结合蛋白的结构与功能[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4):305-307.
[4]欧阳玉梅.结构域相互作用数据库的产生、发展与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36(3):280-287.
[5]郑晓飞,孙志贤.小分子药靶——RNA药靶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28(4):486-489.
[6]张俊文,崔迎彬,陈虹,黄秉仁,刘福生.eIF4A1与TrkA相互作用后抑制TrkA的泛素化(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9(8).
[7]张俊文,崔迎彬,陈虹,黄秉仁,刘福生.eIF4A1与TrkA相互作用后抑制TrkA的泛素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9,46(8):812-822.
[8]李世迎,李晓辉.PH结构域与细胞方向感觉[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28(2):145-147.
[9]郑,斌,温进坤,韩,梅,史建红.hhLIM与actin相互作用依赖其C端LIM结构域[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7,34(4):395-400.
[10]朱海青,陈竺,王振义,童建华.细胞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J].生命的化学,2001,21(2):93-96.
[11]王兰,刘融,周艳红.基于结构域组合信息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J].生物信息学,2008,6(1):28-30.
[12]李晓波,张俊武.真核生物中锌指蛋白的结构与功能[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25(3):206-212.
[13]杨东叶刘凯于,余泽华.泛素连接酶E3[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27(3):281-285.
[14]傅用增,来鲁华.SH2结构域:一个潜在的药靶[J].生命的化学,2008,28(2):194-196.
[15]王娜,陈琼,胡成钰.双链RNA结合蛋白与双链RNA结合域[J].生命的化学,2008,28(4).
[16]张楠,连鹏,时永香,步宇翔,白增亮.Oct-4/Sox-2 协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J].生物物理学报,2007,23(6):420-427.
[17]马素参,宋婀莉,高诗娟,田瑞,高友鹤.验证性筛选PDZ结构域结合配体文库快速研究HtrA2/Omi PDZ结构域的结合特性[J].中国科学C辑,2007,37(1):107-116.
[18]李莉云 刘国振.担子菌交配型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1999,19(1):19-24.
[19]李莉云,刘国振,刘丽娟.担子菌交配型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99,19(1):19-23.
[20]谢艳,张倩,刘娜女,奚绪光.DDX21 RNA解旋酶不同结构域的功能特点解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