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翁樑,冯雁.极端酶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29(6):847-850.
[2]王晓玥,王白云,王智文,陈涛,赵学明.蛋白质定向进化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42(2):123-131.
[3]徐恒平 张树政.嗜极菌的极端酶[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1):2-5,17.
[4]程峰,董俐住,柳志强,郑裕国.改进酶稳定性的定向进化技术[J].生物技术通报,2010(12).
[5]徐恒平,张树政.嗜极菌的极端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97,17(1):2-5,17.
[6]平丽英,柳志强,薛亚平,郑裕国.酶的分子定向进化及其应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5).
[7]徐晓冬,李欣欣,丹媛媛,张密林.离子液体在生物催化反应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8(4).
[8]段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杜邦工业生物科技部,上海 ).酶制剂对生物化学品工业生产过程的影响[J].生物产业技术,2013(1):68-74.
[9]杨林,陈志,姜水琴,魏东芝.酶及其生物催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生物产业技术,2019(3).
[10]张丽华,智丽飞,蒋育澄,胡满成,李淑妮.氯过氧化物酶稳定化技术及其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7,27(4):349-351.
[11]杨仲毅,倪晔,孙志浩.非水酶学和非水相生物催化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2):1779-1783.
[12]阎金勇,闫云君.微生物脂肪酶资源挖掘及其催化性能改良策略[J].微生物学报,2008,48(9):1276-1281.
[13]胡智慧,翁彦如,谌柄旭,于爱群,肖冬光.萜类合成酶定向进化的新思路[J].微生物学报,2019,59(4):591-600.
[14]李伟娜,蒋云云,刘彦楠,李春英,范代娣.人参皂苷单体定向转化的生物催化及应用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9,35(9):1590-1606.
[15]孙志浩,柳志强.酶的定向进化及其应用[J].生物加工过程,2005,3(3):7-13.
[16]赵心清,姜如娇,白凤武.启动子和细胞全局转录机制的定向进化在微生物代谢工程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09,25(9):1312-1315.
[17]龚汉雨,刘爱华,王建波.山羊草属异源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的ISSR分析[J].植物分类学报,2006,44(3):286-295.
[18]耿召良,王浩鑫,赵沛基,郝小江,曾英.卤代酶与生物卤化反应进展[J].云南植物研究,2009,31(3).
[19]曾(杰)邦哲,吴超.系统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21世纪的生物工程产业化[J].生物技术通报,2008(5).
[20]朱孝先,杨镇,段成妍,吕文萍,李宏.基因组序列8-mer频次使用规律及与物种进化的关系[J].生物信息学,2016,14(4):19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