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鑫辉,季 彤,孙洁林,张陈平,胡 钧.不同厚度细胞薄切片对 AFM 图像反差的影响[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5,32(6):562-567.
[2]李,辉,曹恩华,韩宝善,靳,刚.原子力显微镜拉伸吸附在金膜表面的短单链DNA分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5,32(12):1173-1177.
[3]徐丽云,胡适宜.环氧树脂厚切片的染色[J].植物学通报,1986(Z1).
[4]黄雯,王美霞,陈伊琳,刘绍静,盛良翮,徐萌,朱德斌,邢晓波.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机制[J].激光生物学报,2016(4).
[5]庄乐南,齐浩,孙润广,陈文芳,刘颖,朱杰.不同固定条件下细胞与活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实时观察[J].生物物理学报,2005,21(5):345-350.
[6]武昕,周骊楠.一种简单而快捷的半薄切片脱树脂新方法[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4,13(1):125-126.
[7]陈勇蔡继业,吴扬哲.原子力显微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4,26(6):578-582.
[8]张善干.薄切片的放射自显影术[J].昆虫知识,1994,31(1):45-47.
[9]孙纪申,.电子显微镜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技术[J].微生物学通报,1979,6(3).
[10]陈永哲,丁卫建,周俊彦,王勤.用于光学显微镜研究的塑料半薄切片[J].西北植物学报,1982,2(2).
[11]陈勇 蔡继业.AFM对人乳腺癌细胞外纤连蛋白原纤维的形态学观察[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03,35(8):752-755.
[12]赵京.用于电镜标本正染色的染色器及其效应[J].植物学通报,1989(1).
[13]叶志义,范霞.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弹性研究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2009(1):156-162.
[14]罗玉英.一种在超薄切片上定位不溶性多糖的方法──PA-TCH-SP(Thiery反应)[J].生物学通报,1995(3).
[15]林亚康.植物材料的冷冻超薄切片制作法[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6(3).
[16]翟楠,吴轶成,陈新宇,易静,杨洁.少量贴壁培养细胞电镜原位包埋方法的探讨[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4(12).
[17]周美云.一种重包埋方法的应用[J].细胞生物学杂志,1979(2).
[1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肿瘤协作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在免疫定位上的应用 Ⅱ.肝细胞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电子显微镜定位方法[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77(4).
[19]陈茜,肖盼,陈剑,蔡小芳,蔡继业.原子力显微镜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观察[J].生物技术通报,2010(6).
[20]张晓清,卜庆珍,裴晓琴,闫仲丽,降升平,孙,平.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4):059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