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李,峰,杨,芳,肖志强,陈主初.临床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33(1):5-9.
- [2]李峰关勇军,陈主初.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28(2):164-167.
- [3]李峰,关勇军,陈主初.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28(2):164-167.
- [4]叶桦,刘伟,虞朝辉,厉有名,姜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1,38(6):487-498.
- [5]刘池波,梁勇,杨林军,王海宝.SELDI-TOF-MS技术在临床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1):87-88.
- [6]曹志成.蛋白质芯片SELDI-TOFMS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06,22(6):871-876.
- [7]曹志成.蛋白质芯片SELDI-TOF MS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06,22(6).
- [8]陈章权,彭世清,陈守才.蛋白质组学在感染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1,21(5):410-411.
- [9]董敏健,李晨,赵良才,郑宏,杨长伟,高红昌.代谢组学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J].生物产业技术,2018(5).
- [10]谭斌斌,向迪,贾蒙,付利.代谢组学在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8(1).
- [11]唐丹,张宗棨,朱樑.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7).
- [12]孙言伟,姜颖,贺福初.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05,17(2):137-140.
- [13]李孝智,汪清.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9).
- [14]虞斌,许培箴.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1):139-141.
- [15]陈钰,刘仲明,王捷.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J].生物磁学,2009(16):3166-3168,3197.
- [16]邹攀,杨鑫,王静,张艳欣,张敏,杜鹏飞.肿瘤蛋白标志物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信息学,2016,14(1):26-30.
- [17]刘淑清,宗军卫,郭春梅,孙明忠.淋巴道转移相关标志物与癌[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2,28(5):424-432.
- [18]Yang LH,Dong Z,Gong ZH.细胞外微RNA:一种新型的肺癌分子生物标志物[J].遗传,2012,34(6):651-658.
- [19]朱丽敏,张思泉,朱聪,王青,纪婷,丁先锋.microRNAs在肝细胞癌中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13(6):360-364.
- [20]李浡,胡定煜,邓玉林.葡萄糖修饰人血浆载脂蛋白的肽类标志物[J].生物技术,2012,22(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