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娜娜,郑国华.肠道菌群与老年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3,50(2):697-708.
[2]高侃,慕春龙,朱伟云.微生物-肠-脑轴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9,59(9):1737-1746.
[3]黄小宇,孙诗倩,黎雪梅.微生物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108-111.
[4]仇艳光,时兰春,孙芳,王江雁.肠道微生物菌群对脑及行为的影响[J].生命的化学,2014(4):572-576.
[5]汪冠豪,郑璐璐,许东坡,郭亮,刘箐.肠道菌群功能与成瘾机制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8(4):105-113.
[6]王锋,蒋与刚.肠道菌群-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的新靶标[J].生理科学进展,2022(1):73-76.
[7]孙波,陈亭,王婷,胡琛,朱京慈.肠道菌群与脑-肠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10).
[8]贺育华,杨婕,李卡.创伤性脑损伤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23(3):108-112.
[9]冉淦侨,戴佳锟,肖 潇,张 强,赵玲侠."肠道微生物-肠道-脑轴"机制--肠道微生物干预神经退行性病变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4):2792-2796.
[10]神经精神疾病微生物组研究现状和展望[J].生命科学
[11]彭海英,寇芳芳,文姝.肠道菌群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8):990-992.
[12]王白鸽,张旭东,陈代杰,谭俊.人体肠道微生物群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工业微生物,2018(4).
[13]汤倩倩,曹丽华.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疾病[J].生物工程学报,2021,37(11):3757-3780.
[14]肠道稳态与肠易激综合征[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5]张耀昆,张友明,司红丽.肺部菌群和肠道菌群及其互作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21,37(11):3789-3800.
[16]高丽波,黄生辉,唐珂,金华,张静霞.微生物-肠-脑轴与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0,47(8):2582-2596.
[17]肠道菌群与孤独症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
[18]詹胜刚,王立生.应激和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疼痛中的机制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1).
[19]皮宇,高侃,朱伟云.动物宿主——肠道微生物代谢轴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7,57(2):161-169.
[20]李凤至,程晓馨.肠道菌群与脊髓损伤并发症[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6):74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