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18(4):245-249.
摘要:动物体中的细胞由其受体分子接收,如激素或递质等信息传递物所携带的信息后,或直接由离子通道给出反应,或通过被称为G蛋白的转传器再传送给效应器分子给出反应。已发现的G蛋白有分子量约为10万和2万的两大类。前者的资料较多,本文扼要叙述它们与受体的功能偶联,以及在神经细胞中调控效应器,特别是离子通道研究的进展。
1991, 18(4):254-259.
摘要:金属硫蛋白为一类广泛地存在于生物界的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结合蛋白,尤其对Cd,Zn,Cu和Au,Ag等有较强的亲和力。它是一种诱导合成的蛋白质,在体内能被金属和糖皮质激素等所诱导。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参与微量元素的储存、运输和代谢,拮抗电离辐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重金属解毒等多种作用。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症等疾病也与它有一定关系。今后在某些疾病的治疗、环保中清除有毒金属以及采矿、富集贵重金属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991, 18(4):260-263.
摘要: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热门课题。本文择要介绍了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的发展简史。研究现况与发展趋势。并概述了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在神经生理与电生理研究中所显示出的独特功能。
1991, 18(4):264-268.
摘要:蛋白质序列同源性比较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与进化的基础。分子生物学家依靠计算机程序进行序列对准此较。本文主要综述计算机介导的序列比较的基本原理和评价序列类似之显著性水准的方法,并介绍多序列同时比较的方法。
1991, 18(4):269-274.
摘要:蛋白激酶C(PKC)在细胞信息传递及生长控制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细胞,PKC既诱导生长旺盛的细胞出现分化,也在多个环节上使静止期细胞进入增殖状态;又反过来通过其负反馈调节机制及时终止细胞的增殖过程。PKC可能与细胞中其它信息传导系统构成代谢网络,协同完成对各种复杂生理功能的调控。当某些致癌因素破坏了细胞正常调控机制,而使其成为始动细胞后,PKC则促使其过度增殖而癌变,从而在细胞癌变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PKC还与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1991, 18(4):275-280.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已发现的十一种胶原分子类型的多肽链组成、主要氨基酸数、组织分布及主要特征;胶原各种结构在光、电镜及肉眼下的分级;细胞外基质:非胶原性糖蛋白(纤维连接素、板连素、内胚素、连接素、β-半乳糖苷凝集素、骨连素、软骨连素、玻璃体连素)、糖胺聚糖(透明质酸)、蛋白聚糖(硫酸乙酰肝素、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角质素、肝素)的分布、功能、结构特点及与Ⅰ、Ⅱ、Ⅳ型胶原间的一些关系。
1991, 18(4):281-285.
摘要:本文基于理论、实验和计算三大研究方法,遵循计算神经科学的认识路线,以蝇视觉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简化的脑模型,探讨蝇视觉运动信息的神经计算原理。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蝇初级运动检测器、图形-背景分辨系统的提出及其演化,介绍了图形-背景相对运动分辨的行为实验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给出了蝇视觉系统的模型及算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1, 18(4):286-289.
摘要:为了弄清血红蛋白A2现象的发生机制,我们对“红细胞HbA2”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红细胞HbA2”的双向电泳结果表明,它含有两种血红蛋白成分:一种相当于HbA,另一种很可能是溶血液HbA2。其单向二次电泳结果也证明,它是由溶血液HbA2和HbA所组成。结果初步说明,盘红细胞中HbA2可能与HbA结合存在。两者可能有相互作用,也许这是产生血红蛋白A2现象的原因。
1991, 18(4):290-293.
摘要:本文报道了CaM依赖性磷酸化和脱磷酸化对牛脑63kD PDE同工酶活性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在存在Ca2+和CaM时,提纯的牛脑Ca2+/CaM-PK Ⅱ能催化牛脑63kD PDE同工酶磷酸化。最大磷酸参入量是1mol/mo1亚基;(2)在Ni2+和CaM存在时,提纯的牛脑钙调神经磷酸酶能催化磷酸化型63kDPDE同工酶脱磷酸化;(3)CaH2+对磷酸化型63kD PDE同工酶的半激活浓度(AC50)高于非磷酸化型。
1991, 18(4):299-302.
摘要:用自旋捕捉-ESR方法对四苯基卟啉(H2TPP)在苯中光解后产生的活泼自由基进行研究。当PBN存在时,光解中可给出6重ESR峰,表明自旋加合物为[HTPP-PBN]·。而氧和碘化物的猝灭作用可知H2TPP的光解是经由三重激发态途径进行的。而PBN的光敏分解则是由尚未转入三重态的H2TPP所引起的。
1991, 18(4):303-303.
摘要:
1991, 18(4):304-304.
摘要:
1991, 18(4):305-305.
摘要:
1991, 18(4):307-31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大鼠多形核白细胞(PMNs)为材料、利用酚红氧化原理比色测定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TPA)刺激PMNs生成H2O2的方法。研究表明,PMNs为1×106/ml、TPA为100—300ng/ml和测定波长为620nm是较理想的测定条件。该法简单易行、稳定、无需特殊的试剂及仪器设备,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常规研究抗氧化剂、抗促癌剂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1991, 18(4):310-312.
摘要:用自制火棉胶滤膜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114株进行快速电泳纯化,其技术原理,是以电场力作为趋动力,推动破碎处理后的病毒感染细胞悬液,经一组孔径大小不同的火棉胶滤膜分级拦截作用后,使病毒与其它成分分离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其制备和操作方法简单、适用、提纯效果好,并能保持病毒原有的一切生物特性,为病毒的深入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推广开发价值。
1991, 18(4):313-315.
摘要:以自制的壳聚糖为亲和层析载体,鸡蛋粘蛋白作配基,通过戊二醛交联构建成亲和吸附剂,对胰蛋白酶的亲和层析提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活性回收率达70%,纯度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为一条带,实验有操作安全、简单、快速和收率高等优点。
1991, 18(4):316-318.
摘要:木糖是仅次于葡萄糖的重要生物工程生产基质,但不能直接被包括啤酒酵母在内的大多数酵母利用,而其异构体——本酮糖可以被这些微生物代谢。本研究利用木糖异构酶使木糖异构化生成木酮糖,在50℃和初始pH=8.0的条件下,木酮糖平衡转化率为21.6%,且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应用液相色谱技术使木酮糖与木糖分离,经三级色谱分离,纯木酮糖的精制回收率达43.8%。
1991, 18(4):321-322.
摘要:
1991, 18(4):323-324.
摘要:
1991, 18(4):324-324.
摘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5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