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联数据共享政策
论文关联数据是指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放等产生的用于支撑学术论文发表的数据,以及通过观测检测、考察调查、检验检测等方法取得并用于形成论文图表、支撑论文研究结论的原始数据及其衍生数据。论文关联数据的共享,是论文研究成果和结论的重要佐证,提升研究可验证性和透明度;数据的共享,提升科技期刊论文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数据的重复使用,节省人力物力,让科学家聚焦于创新研究;论文数据作为一种新型学术成果,将促进学科领域间的创新合作和人才培养,推进开放式科学实践。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提倡论文作者提交论文关联数据进行公共保存和共享,并就论文关联数据共享制定此政策。
1 论文关联数据的类型及要求
论文关联数据主要包括:(1)作者用于直接支撑论文结论的数据,此类数据应当共享;(2)作者为开展论文课题研究而产生的且反映在论文中的数据,或作者为开展论文课题研究而进行重复使用或分析的数据,本刊提倡作者共享;(3)作者为开展论文课题研究从实验或观察中得到的原始的、未加工的且未反映在论文中的数据,作者自愿共享。 涉及科研伦理、敏感信息、保密信息或共享数据将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情况的数据不宜共享。对于不宜共享的数据,若已进行不可逆的脱敏处理或因其他合法合理的原因可以共享的,数据作者提供脱敏声明或其他证明文件后可以共享。
2 数据存储库
本刊推荐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 Data Bank,ScienceDB)(ScienceDB数据提交流程见附件1)或其他符合以下标准的数据存储库作为论文关联数据共享平台: (1)数据存储库应为科学数据提供可发现的数据标识; (2)数据存储到存储库,应提供可供编辑部、审稿人审核使用的链接和公开共享的永久访问地址; (3)数据元数据和文件应支持互操作,提供开放的元数据收割接口; (4)数据存储库应支持数据的重用,提供通用的标准元数据和传播分发路径,为数据重用提供支持保障。
3 数据使用许可协议与数据格式
作者可选择的数据使用许可协议有以下八种国际通用许可协议:CC0、CC-BY 4.0、CC BY-SA 4.0、CC BY-NC 4.0、CC BY-NC-SA 4.0、CC BY-ND 4.0、CC BY-NC-ND 4.0(以上协议的开放程度依次递减)和ODbL(用于数据库类型的数据)。数据使用者须根据作者选择的数据使用许可协议对数据进行使用。为了更好地传播和共享论文关联数据,本刊推荐作者使用CC-BY 4.0许可协议。 论文关联数据的共享不限制作者提交的数据格式。但从数据可重用、可长期访问等方面考虑,建议作者优先参考推荐格式列表(附件2)。
4 数据共享的方式
作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直接共享或有条件共享的方式,共享论文关联数据。 4.1 直接共享 作者提交的论文关联数据,一旦通过评审,将即刻发布,即元数据和数据文件开放给公众访问获取。 4.2 有条件共享 数据保护期后获取:作者提交的论文关联数据可设置保护期。保护期内,公众仅能访问数据的元数据,而无法下载获取数据文件。保护期后,数据自动转为开放获取状态,公众皆可访问获取其元数据和数据文件。 依申请获取:作者提交的论文关联数据因特殊原因不宜开放共享,数据使用者须向作者提出数据访问申请,得到作者授权或同意后,才能获取数据文件。对于不宜开放共享的数据,作者应当向本刊提供相关情况的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 数据审核与《数据可用性声明》
本刊仅负责对论文正文中发表的数据进行审核,作者提交共享的其余论文关联数据由存储平台进行形式审核,主要审核是否已上传数据、上传的数据是否可访问、是否已提交数据可用性声明(如要求提供)等内容。 本刊提倡作者在论文录用后、正式出版前完成论文关联数据的提交。完成关联数据提交的作者可将共享数据的题名、数据标识符(DOI,CSTR等)通知编辑部,并提交《数据可用性声明》(《数据可用性声明》撰写要求见附件3),编辑部核实后将在正式出版的论文中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刊登。
6 数据的引用
共享的论文关联数据可以单独引用,引用格式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5294-2017:信息技术 科学数据引用》。
附件1 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 Data Bank,ScienceDB)数据提交流程 附件2 论文关联数据格式要求 附件3 《数据可用性声明》撰写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