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14(3):2-12.
摘要:人类大脑是已知宇宙中最复杂最完善最有效的信息处理系统。揭示脑的工作原理,认识思维本质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选择在脑研究中涉及到观念性转变的一些进展,分别从理论、系统、网络、细胞和分子各个水平。并从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的相互关联上,阐述对于大脑与思维关系的新认识,指出脑科学的进展需要新理论,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技术,需要各个水平,各个学科研究的共同奉献。
1987, 14(3):13-17.
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视觉系统神经递质研究的进展。以γ-氨基丁酸、甘氨酸、谷氨酸、乙酰胆碱、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为例,从组织形态和生理功能方面详述了这些物质作为神经递质的特性及其根据,并涉及了研究方法上的某些进展。
1987, 14(3):17-21.
摘要:本文概述了神经系统(包括脑)的信息处理研究的国外动向,同时介绍了国内情况,特别是86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脑的工作原理”学术讨论会上的一些主要发言内容。
1987, 14(3):22-25.
摘要:本文概述了荧光漂白恢复(FPR)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现状和最新进展。其次论述了影响FPR测量的若干因素及FPR对细胞的影响。
1987, 14(3):26-30.
摘要:本文是以蛋白质为主要标记对象,讨论了目前常用的标记方法的原理、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意在为读者开展发光免疫测定法时,选择适合工作需要的标记方法提供方便。
1987, 14(3):31-35.
摘要:本文概述了近几年铁-硫蛋白共振拉曼光谱研究的一些进展。先简介铁-硫蛋白中Fe-S中心的代表性结构,铁-硫蛋白共振拉曼增强的原理,以及铁-硫蛋白共振拉曼光谱研究的发展历史。后重点对1-Fe、2-Fe、4-Fe和3-Fe蛋白的代表性测定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并从中得出主要的结论。
1987, 14(3):36-39.
摘要: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测量ns级短荧光寿命的新方法。它不仅时间分辨本领好,而且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动态范围大,输出数据数字化,便于计算机存贮和处理。本文简要地叙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较详细地讨论了光电信增管和ns灯等关键元器件的选用原则,并且介绍了一些比较有用的系兢调整方法和性能检测方法。此技术在免疫分析和光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也略作介绍。
1987, 14(3):40-44.
摘要:O6-甲基鸟嘌岭DNA是某些烷化剂直接或通过酶转化后与DNA反应生成的一种有致死、致突及致癌作用的产物。细胞内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能有效地去除这种损伤,即甲基基团从DNA鸟嘌呤第六位氧原子上特异地转移到受体蛋白的半胱氨酸的残基上,反应产物是S-甲基半胱氨酸。受体蛋白就是酶本身。O6-甲基乌嘌呤的修复过程所完成的是一种无错的修复,它可能与减少肿瘤的发生有关。
1987, 14(3):45-50.
摘要:
1987, 14(3):51-55.
摘要:用现代医学数学的方法,对3000个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单因素状态下,影响正常人心脏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体表面积、体重和身高。三个次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和舒张压。通过体表10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制定了心脏六个个体化标准公式,通过内、外标本验证其正确率在95%左右,高于国内、外现行的群体化标准。证实了国内统一标准中对男性室间隔厚度正常范围的规定欠妥,应予修正。此个体化标准公式同国外类似公式作了对照。
1987, 14(3):56-58.
摘要:N-(3芘)马来酰亚胺(N-3芘NEM)是一种特异标记蛋白质巯基的荧光探针,可通过荧光强度测定巯基含量。本文用不同浓度的高铁卟啉处理红细胞膜,再用N-3芘NEM标记,发现随浓度加大,巯基含量减少,与化学法测定结果一致,说明高铁卟啉可使膜蛋白巯基交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做N-3芘NEM标记的红细胞膜,通过荧光扫描确定N-3芘NEM与红细胞膜区带1、2及3结合。
1987, 14(3):58-61.
摘要:本文报告用稳态荧光各向异性研究呼吸链底物氧化启动电子传递时线粒体内膜的流动性变化。结果表明呼吸链底物使内膜流动性增大,磷脂分子脂酰链的活动度增加(从2位碳到12位碳)。FCCP(p-trifluoromethoxycarbonylcyanide phenylhydrazone)取消H+梯度时底物仍可使内膜流动性增加,提示流动性的增加与底物氧化启动的电子沿呼吸链的传递过程密切相关。
1987, 14(3):61-63.
摘要:本文报道醋酸棉酚对人红细胞膜功能和完整性的影响。棉酚浓度高于50μM可致红细胞溶血,10~40μM可促进K+外逸。1—2%牛血清白蛋白可以对抗这些效应.5—10μM棉酚明显抑制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Ki值6.0μM。
1987, 14(3):64-66.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制的直立式透析器。用它,不论袋内离子浓度多少,均能在1—2小时使透析袋内、外离子达到完全平衡。相反,常规静置透析在同条件下经48小时只能达基本平衡。本文叔述了仪器的设计、组装、透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1987, 14(3):67-69.
摘要:本文报道荧光标记的微量示踪法用于天然RNA分子,合成了两种相当灵敏的荧光试剂异硫氰基荧光素的衍生物,并成功地将之连接在RNA的3′端,其产率、示踪灵敏度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均较满意,可应用在核酸研究中。
1987, 14(3):70-71.
摘要:本文对测定蜂蜜中氨基酸含量的盐酸水解法和磺基水杨酸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
1987, 14(3):75-79.
摘要:本文报道了采用Millipore超滤膜浓缩人β-干扰素粗制品,滤速快,活性回收率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纯化作用。浓缩后的干扰素样品,再经过一次蓝色葡聚糖——Sepharose CL-6B柱层析,可将其纯化2800倍,特异活性可达106μ/mg蛋白以上的国际临床标准。
1987, 14(3):79-80.
摘要:本文报道用瑞典Pharmacia公司生产的快速蛋白液相层析仪、强阴离子交换预装柱(MonoQ)一步纯化胰岛素单克隆抗体的方法,结果证明此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和分离效果好。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活性仍在94%左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