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14(6):2-7.
摘要:自1967年世界上制出第一只酶电极以来,在近20年的时间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开发工作进展迅速,并有数量众多的各种类型的生物传感器问世,广泛应用于医学中的临床生化检查、发酵工业及环境监护等领域。限于篇幅,本文重点对生物传感器在医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
1987, 14(6):8-13.
摘要:从理论上通过已知的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三维构象的研究现在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本文按在此领域中已涉及到的数学方法进行分类,总结了近五年对蛋白质折叠预测的最新发展;着重评述了微分几何和微分流形在这方面的应用。
1987, 14(6):14-17.
摘要:麦胚凝集素(WGA)分子由两个相同原体组成。WGAⅡ的原体为一条17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肽链可分成四段,各段氨基酸顺序呈明显同系现象,折叠成形态相似的结构域。WGA的高级结构有明显对称性。二原体交界处有两对糖结合部位,能借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特异地结合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神经氨酸及其衍生物和寡聚糖。WGA与某些细胞上依赖糖的受体作用引起生物效应,其特殊的空间结构是重要的。
1987, 14(6):26-28.
摘要:脑啡肽前体序列由于酶的影响及其它原因,在相当一段时间未能确定,直到借助遗传工程技术由核酸序列反推的方法,问题才得以解决。
1987, 14(6):35-37.
摘要:本文利用硒和砷对明亮发光杆菌T3变种的作用,观察到硒砷的毒性可相互抑制,其相互作用由于浓度因素的影响既可表现出协同效应也可表现为拮抗作用。硒砷两微量元素共存也存在类似Bertrand关于单个元素的最适营养浓度。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硒砷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的途径。
1987, 14(6):38-41.
摘要:在粗荧光素酶液中加合成的荧光素和不加荧光素,观察其发光反应动力学,反应系统中外加荧光素后,发光强度明显增加,以适当低浓度的荧光素酶液的发光强度增加最大。在室温(20℃)下,不同贮放时间的荧光素酶液,其反应活性随贮放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外加荧光素后,反应活性可以恢复并达到最大后保持恒定。在-15℃贮放一年后的荧光素酶粉剂,反应活性下降,外加荧光素后,反应活性可以提高到原来的水平。
1987, 14(6):42-44.
摘要:巯基试剂对氯汞苯甲酸有强大的溶血作用。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对对氯汞苯甲酸的溶血作用的敏感性低于正常血脂者的红细胞,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红细胞膜表面可测得的巯基数低于正常人。表明高水平的血浆脂蛋白与红细胞相互作用掩蔽了膜表面巯基从而使红细胞对巯基试剂溶血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1987, 14(6):45-47.
摘要:作者对H615(原发性)和H22(OAAT诱发)肝癌组织中不依赖于cAMP的蛋白激酶进行了研究,发现当以内源性蛋白为底物时,H615和H22组织中的酶活力分别是正常肝脏的3.10和2.44倍。以脱磷卵黄高磷蛋白和鱼精蛋白为底物时,肿瘤组织的酶活力是正常肝脏的1.5—4.45倍。研究结果表明,不依赖于cAMP的蛋白激酶活力升高与癌变和癌恶性状态的维持有密切联系。
1987, 14(6):48-49.
摘要:在室温,pH6.4的条件下,钼铁蛋白迅速被大过量的Woodward试剂K所失活。紫外吸收光谱跟踪表明:随着时间延长,修饰程度不断加深。结合氨基酸分析结果算出当修饰2分钟时,活力丧失96%,有2—5个羧基被修饰。
1987, 14(6):51-51.
摘要:
1987, 14(6):52-53.
摘要:
1987, 14(6):54-54.
摘要:
1987, 14(6):55-59.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测定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新的碱性二甲基亚砜——鲁米诺化学发光法。用碱性二甲基亚砜作为产生O2-·体系,用鲁米诺作为指示O2-·的化学发光剂,观察了不同浓度的NaOH、鲁米诺、pH、碱性二甲基亚砜加入量、测定时间及心绿染料对此法的影响。测定了山羊烟雾吸入伤后SOD活力和肺淋巴SOD清除量的变化。结果证明,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方法稳定,可快速、重复测定粗提取生物样品的SOD活力。
1987, 14(6):64-66.
摘要:蓖麻毒素是免疫毒素的重要组成之一。本文采用硫酸胺盐析法,从蓖麻籽匀浆液中直接制备粗毒。然后,在酸化Sepharose 4B柱上用半乳糖溶液梯度洗脱。由此得到分子量为65000道尔顿的电泳纯蓖麻毒素。其小鼠LD50为0.53μg,M olt-4细胞毒性试验IC为3.8×10-10M与以前报道用改良Olsnes法所得结果相近。但操作简便、得率提高近5倍。
1987, 14(6):67-69.
摘要:本文报道了一种改良的应用咔唑硫酸反应测定己糖醛酸方法。与Bitter和Muir法对比,本法操作简易,所需样品和试剂量少,而显色度高,适用于无自动分析设备条件下的柱层析监测和多份样品的测定。对应用本法测定己糖醛酸的最佳条件及干扰因素进行了探讨。
1987, 14(6):69-72.
摘要:本文采用一种简单,微量反应系统,根据 14C-鸟氨酸释放的 14CO2量测定鸟氨酸脱羧酶(ODC)的活性,酶反应在置于液闪计数瓶内的玻璃小管中进行,释放的 14CO2被瓶内滤纸片上的海胺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加酸释放 14CO2后30分钟 14CO2吸收已达最大值,且吸收量与释放量成正比,酶反应测定证明 14CO2释放速度在40分钟内保持恒定。ODC活性与酶浓度呈线性关系,此方法不仅用于ODC活性测定,而且亦可用于其他脱羧酶活性的测定。
1987, 14(6):72-73.
摘要:作者研究了家兔视网膜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的硫代巴比妥酸(TBA)荧光测定法;测定了正常家兔视网膜组织的TBA值;并对视网膜铁锈症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正常家兔视网膜组织的TBA值为:0.092±0.02nmol MDA/mg。实验结果表明,视网膜铁锈症可使视网膜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显著增高。
1987, 14(6):74-76.
摘要:New England Nuclear(NEN)公司1984年推出一个组建DNA物理图谱的最新方法:Southern十字转印杂交系统。其构思之巧、效率之高、结果之精为其他方法所望尘莫及。此法是将一个限制酶的消化物制成放射性探针,与另一个酶的消化物分别进行制备性电泳,并转印到特制的膜上。将两膜面对面、垂直的叠合进行固体杂交。经放射自显影后,在一张X光片上可直接排出各片段的顺序,组建成这两个酶的物理图谱。一次实验甚至可完成十个酶物理图谱的组建。
1987, 14(6):77-77.
摘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