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21(3):194-196.
摘要:细胞因子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利用细胞因子的这一特点,近年来国内外设计并构建了新型的第二代细胞因子,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将两种细胞因子合二为一,使之成为具有多功能的嵌合蛋白新品种,为细胞因子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法.
1994, 21(3):200-203.
摘要:甲壳动物横纹肌肌原纤维的肌丝陈列,收缩蛋白质和收缩的Ca2+依赖性调节机制与脊椎动物横纹肌有不少差异.脊椎动物横纹肌、甲壳动物快肌与慢肌的粗丝与细丝的数量比依次为1:2,1:3和1:6,肌丝阵列各异.甲壳动物粗肌丝由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组成,其分子装配与脊椎动物不同.细肌丝含有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肌钙蛋白-T分子量较高,肌钙蛋白-C仅1个Ca2+结合位点.甲壳动物横纹肌兼有细肌丝调节与粗肌丝调节.
1994, 21(3):203-207.
摘要:肌动蛋白作为一种骨架蛋白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综述了植物肌动蛋白的发现及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植物肌动蛋白的性质、结构和生理功能.
1994, 21(3):207-211.
摘要:生物膜中与脂双层结合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由于它们具有很大的疏水表面以及既亲水又疏水的两性特点致使其纯化与结晶都十分困难.在膜蛋白晶体生长系统中引入小分子去污剂与小的两性分子获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结晶出来的膜蛋白为数不多.其中只有光合细菌绿色红假单胞菌及球型红假单胞菌的反应中心得到3分辨率的晶体结构与解析.一系列膜蛋白形成二维晶体,可用电子显微镜与像重构技术获得三维结构信息.
1994, 21(3):211-214.
摘要:血小板激活因子是一种强力的磷脂介质,普遍认为它经其特异受体而起作用.最近已克隆出PAF膜受体的cDNA.文章综述了有关PAF受体及其信号传导研究的新进展.
1994, 21(3):215-217.
摘要:真核mRNA的3′非翻译区的功能比人们目前认为的更为复杂.近年来的研究揭示,mRNA 3′非翻译区不但决定该mRNA的稳定性,而且还控制着该特定mRNA的翻译时间、翻译地点和翻译产物.值得注意的是真核mRNA 3′非翻译区内的突变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文章介绍了1991-1992年间国际上关于3′非翻译区的一些新发现.
1994, 21(3):218-222.
摘要:脂质过氧化可以引起各种碱基损伤、DNA链断裂和各种荧光产物生成,并对DNA分子鸟嘌呤碱基具有选择性损伤.过渡金属离子可以明显加深脂质过氧化对DNA的损伤程度.多种抗氧化剂、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对脂质过氧化引起的DNA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具有致突、致癌作用的8-羟基鸟嘌呤已经观察到.脂质过氧化的致突变、致癌变作用机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1994, 21(3):222-224.
摘要:细胞凋亡是细胞衰老、死亡过程的主要形式.最近研究发现有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凋亡过程.因此目前认为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不仅控制细胞增殖、分化,而且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受阻或缺陷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基础之一.
1994, 21(3):228-234.
摘要:以γ射线诱发转化的大鼠胚胎细胞(REC:myc:γ33)的DNA构建粘粒基因库,用总基因库DNA转染NIH/3T3细胞,产生转化灶的DNA作二轮转染,二轮转化的NIH/3T3细胞内有大鼠REC:myc:γ33DNA中具转化活性的N-ras基因,用不对称PCR和DNA序列分析法证明,REC:myc:γ33细胞中鼠N-ras的活化是由于第61位密码子的A→G点突变.NIH/3T3转化灶中鼠N-ras也有同样点突变,但NIH/3T3细胞的内源性N-ras基因则无此突变.
1994, 21(3):237-241.
摘要:对芽孢杆菌(Bacillus)O74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经过Sephadex G-100,DEAE-Sephadex A-25和疏水相互作用Agarose 4B三种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到一个仅具有内切β-葡聚糖酶(CMC酶)活性的纯组分.提纯后酶的比活力提高了27.9倍,总回收率为40%.分子量和等电位点分别为52 500和4.1.酶在pH4-12范围内均具有较高活性.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7.0,属于反应pH范围较广泛的耐碱性纤维素酶.除Hg+,Ag+,Zn2+和Cu2+等少数离子及少数表面活性剂、助剂对酶活性有一定影响外,酶活性相当稳定,符合洗涤剂用酶的条件.
1994, 21(3):241-244.
摘要:基因重排分析在淋巴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改良DNA提取方法,从30例淋巴增生性病变石蜡包埋组织获得的DNA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但适于PCR扩增Ig重链基因重排分析;约1/3病例提出高分子量DNA,可用于DNA印迹杂交.因此,石蜡包埋组织同样可为某些疾患,如淋巴瘤疑难和罕见病例的回顾性分子病理学研究提供基因诊断的DNA来源.
1994, 21(3):247-251.
摘要:脯氨酰异构是蛋白质折叠反应的限速步骤之一,体内被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所催化.为了研究PPI在重组蛋白体外折叠复性中的作用,我们自猪肾脏中纯化了PPI,并对重组蛋白的酶促折叠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PI催化的重组蛋白的折叠反应主要是提高了它们的折叠速率,而不增加正确折叠率和比活性,PPI在很低的浓度下即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朱平 , D.MANN , R.GREENBERG
1994, 21(3):251-254.
摘要:采用光亲和技术检测了血管活性肠多肽(VIP)与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VIP可以特异性结合同位素标记的GTP,还发现未标记的GTP以及其它三磷酸核苷抑制这种结合,这意味着VIP与上述三磷酸核苷之间的结合是一种典型的可逆性的结合反应.发现低浓度的GDP,GMP不但不抑制VIP与同位素标记GTP的结合反应,反而增强这种结合.联系到其它研究者关于GTP影响VIP与其受体结合反应的结果,可认为VIP能可逆性地连接一种三磷酸核苷,这种连接受反应系统中不同核苷酸比例影响,通过这种连接来调节VIP与其受体之间的反应.
1994, 21(3):255-258.
摘要:为提高解离增强镧系荧光免疫分析(DELFIA)的灵敏度或信/噪比,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方法学研究.观察到了对于不同的铕量,荧光响应和信/噪比都随着增强液体积而明显地变化.对于确定的铕量,存在一个最佳体积,且铕量越小,其最佳体积也越小.实验中选择最佳体积是重要的.研究了增强液制备技术,发展了微滴定板条有效的清洗和干燥方法,使本底荧光明显降低.
1994, 21(3):262-264.
摘要:应用免疫沉淀法测定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1).血清与抗血清用量为10:1,加入抗血清5min后再加入与血清量相等的饱和硫酸铵溶液.离心后测定上清液中的LD.总酶活性在618U/L内线性关系良好.二份标本批内精度CV值分别为3.76%和4.70%,批间CV值为7.00%,免疫沉淀法与电泳法高度相关(n=22,r=0.976).72例正常人LD参考值为102.31±16.4U/L,LD1为23.65±4.39U/L,LD1/LD为23.12±3.85%.免疫沉淀法的优点是特异性高,操作简单,可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精确度高,线性关系好,测定范围宽,是测定LD1的理想方法.
1994, 21(3):264-266.
摘要:在SDS薄层凝胶水平电泳中应用半干技术缩短了电泳时间,提高了分辨率,简化了操作,免除经常大量配制电极缓冲液的麻烦.用滤纸条代替电极缓冲液和纸桥或代替凝胶条的新技术更方便.
1994, 21(3):267-267.
摘要:建立了以毛细管电泳为基础的测定蛋白激酶A活性的新方法,可作为激酶测活的通用方法.此法基于底物及其磷酸化产物很容易在毛细管电泳中分开,且酶活力可用积分值计算,同时又发展了连续进样技术,能在一次电泳中同时进行10个以上的酶活性测定,新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精确性均优于常规的同位素法.
1994, 21(3):268-270.
摘要:应用一种新型的细胞核内DNA含量测定方法──图像分析法,测定真核细胞梨形四膜虫衰老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根据Beer-Lambert定律,以细胞核在不同生长期内的积分光密度的水平表示核内DNA含量的变化.该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四膜虫在进入对数生长期时,DNA含量逐渐达到高峰,随着细胞逐渐老化,细胞分裂次数及核内DNA含量逐步减少.
1994, 21(3):271-273.
摘要:建立了一种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5-溴-4-氯-3-吲哚-β-半乳糖苷(X-gal)试纸方法,其原理在于酶色原底物X-gal在β-半乳糖苷酶作用下产生蓝色5-溴-4-氯-吲哚.此方法X-gal用量少、操作简便、省时.适用于基因克隆的检定.
1994, 21(3):273-275.
摘要:分布于细胞内线粒体及细胞质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EC·2·6·1·1)是人血清中含有的两种同工酶,分别称为AST-m和AST-c同工酶.AST-c电泳迁移率介于血清α-球蛋白与β-球蛋白之间.AST-m电泳迁移率相似于γ-球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固蓝B染色法对m-AST检出率较低.用NBT显色法则可得到较好效果.
1994, 21(3):275-277.
摘要:采用新型Ca2+荧光指示剂Fura-2建立双波长荧光法测定分离的大鼠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结果显示,在静息状态下,其[Ca2+]i为109±12nmol/L.30mmol/L KCl可显著增加[Ca2+]i,并且KCl的这种效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提示该法灵敏、可靠.
1994, 21(3):278-279.
摘要:
1994, 21(3):279-279.
摘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