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23(3):194-200.
摘要:ES细胞是一种来源于胚胎的多潜能细胞,它可在体外培养并进行基因操作,而且通过囊胚注射制作嵌合体的途径,能将外源基因掺入小鼠的基因库中,因此利用ES细胞可筛选出发生基因突变的小概率事件并获得其遗传突变体.利用基因诱捕载体与ES细胞,研究与哺乳动物发育调控有关的未知基因,这一新技术将成为阐明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时空格式的有效手段.
1996, 23(3):200-204.
摘要:多肽生长因子受体是介导多肽生长因子对细胞的调控作用的膜结合糖蛋白.它们在结构上都可分成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个区段.根据这些区域的结构特点,特别是有无蛋白激酶结构域,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并比较了各类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的异同.
1996, 23(3):205-208.
摘要: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能够促进感觉、交感和运动神经元存活和分化的细胞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复合物由三个亚基组成,α亚基是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结合蛋白,它不是跨膜蛋白,而是通过GPI键锚在细胞膜上;信号传递体的两个亚基分别是gp130和LIFRβ.随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复合物的形成是一个有序过程、Jak/Tyk家族的激活与细胞内信号传导有关.
1996, 23(3):213-217.
摘要:膜蛋白的拓扑学是研究膜蛋白三维结构的出发点.利用融合蛋白和化学修饰等实验技术已确定了很多膜蛋白的拓扑学.对膜蛋白的转运与插膜的研究确定可能存在两类插膜元件.对已知拓扑学的膜蛋白的统计分析以及蛋白质工程的研究表明存在膜蛋白拓扑学的内正规则.目前已形成预测膜蛋白的拓扑学的比较可靠的策略,这在反向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但要进行三维结构的预测还有许多路要走.
1996, 23(3):221-224.
摘要:体外遗传学是利用核酸分子本身一定的表型(如结合、催化等)在试管中分离筛选特定核酸分子序列进行研究的方法.由于体外遗传学方法改变了自然界缓慢的进化过程,使人为的进化得以简单地实现,同时也使许多核酸功能区的识别和确定由被动变为主动,为进一步探索基因的调控规律及主动地调节生化反应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近年来体外遗传学方法及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96, 23(3):224-228.
摘要:p2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调控细胞增殖的小分子,是依赖周期素的CDK抑制因子.这些蛋白因子可结合cyclin-CDK并抑制其激酶活性从而调节细胞周期p15、p16、p27均属该类分子,他们在G1期限制点及G1/S检查点调控中发挥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p21为p53调控,在p53介导的DNA损伤诱发的细胞周期阻断中发挥作用p21在老化细胞中高表达、细胞分化的同时表达,表明其在细胞增殖、分化及老化中发挥调节作用.
1996, 23(3):228-232.
摘要: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NT)是与神经生长因子同源的一类神经营养因子,它们在神经系统的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治疗某些脑疾病的潜在应用价值.文章较全面地阐述了NT在脑内既相互交叉又有各自特性的生理功能,并系统地介绍了脑内NT表达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
1996, 23(3):233-236.
摘要:透明带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透明带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对于了解精卵识别、顶体反应的诱导等过程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透明带主要由糖蛋白(ZPGPs)组成,是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转移至透明带的.大多数动物的ZPGPs为4~5种,不同种类动物的ZPGPs的氨基酸序列存在高度同源性.在受精过程中,ZPGPs具有精子受体和诱导顶体反应的双重作用,ZPGPs含有N-连接和O-连接寡聚糖,这些寡糖链是ZPGPs行使生物活性不可缺少的部分.
1996, 23(3):237-239.
摘要:单细胞蓝藻中的类金属硫蛋白已经得到分离纯化,并在蛋白质水平上与标准的哺乳动物金属硫蛋白做了对比性分析,发现二者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差异很大,前者只形成一个结构域,但二级结构和金属结合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进化上功能趋同的表现.同时克隆并分析了它的基因ORF结构,研究了金属诱导和逆向转录抑制对于蛋白质表达的调控及类似于哺乳动物金属硫蛋白基因具有的放大和重排现象机理,提出了近期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1996, 23(3):240-244.
摘要: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是一类结构、序列同源的蛋白酶抑制剂,它是体内许多蛋白水解级联反应的调节因子,其遗传性结构或分泌异常将导致许多疾病.因此对于其结构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996, 23(3):245-250.
摘要:以E.Coli J5株对合人Ig基因的噬菌体抗体库进行淘筛富集,免疫印迹筛选,以及ELISA检测,结果获得4株能与E.Coli J5株结合的阳性克隆,且阳性克隆结合抗原的活性可分别被E.Coli J5株、E.Coli Rc-LPS和抗E.Coli J5株核心糖脂域MAb抑制.PCR检测表明,4株阳性克隆均分别带有约660bp大小的重链和轻链基因片段.SDS-PAGE与蛋白质印迹的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的阳性克隆能表达分子量约为50000大小的蛋白,提示该4株阳性克隆能够表达具有一定抗原结合活性的人源Fab片段.
1996, 23(3):250-254.
摘要:以蟹壳为原料提取壳聚糖,用戊二醛作交联剂,将纤维素酶固定于壳聚糖上.同时探讨了一定量干壳聚糖载体与交联剂浓度、给酶量等关系的最适固定化酶条件,并对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操作稳定性、米氏常数、最适温度、离子强度的影响及使用半衰期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探讨.
1996, 23(3):254-257.
摘要:用pGEX载体系统体外构建了Heymann肾炎致病原受体相关蛋白(RAP)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该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其表达量达39.4%,经GST-Sephrose 4B亲和层析,得到了高度纯化,其诱导产生的抗体经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证明能识别肾皮质天然抗原44ku受体相关蛋白.RAP表达及纯化的成功为研究致病原病理性表型提供了有利条件.
1996, 23(3):257-260.
摘要:栝楼核糖核酸酶(RNase TCS)对U碱基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在无脲、pH3.5、50℃时,它几乎都在-NP ↓ U-处裂解RNA.它与RNase T1,U2和有限的碱水解一起,可用于直接的酶法RNA序列分析.
1996, 23(3):263-266.
摘要:对抗人乳腺癌血清抗原单克隆抗体GB2(McAbGB2)识别的抗原(McAbGB2抗原)性质及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cAbGB2抗原是由糖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蛋白质,不耐热;McAbGB2抗原决定簇不存在于铁蛋白及癌胚抗原;蛋白质印边检测表明McAbGB2抗原有两条区带,分子量分别为116及45ku,分布于血液及癌组织;用McAbGB2进行血清学分析(ELISA试验),结果表明:乳腺癌阳性符合率达98%(50/51),正常人及乳腺良性肿瘤病人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3/50)及6.7%(1/15).McAbGB2抗原可能是新的乳腺癌相关抗原.
1996, 23(3):267-269.
摘要:为利用灵敏的酶增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EATrFIA)测定生物活性物质,对三价铽离子[Tb(Ⅲ)],5-氟水杨酸磷酸盐( 5-FSAP)和碱性磷酸酶(AP)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发现它们之间有着一些定量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为时间分辨荧光分析(TrF)的发展积累了有益的资料.
1996, 23(3):270-273.
摘要:利用非放射性光敏生物素标记DNA分子与固定在微稀释板上的热变性单链DNA杂交的方法,对短状杆菌(Brachybacterium)15个菌株的染色体DNA进行分子杂交.通过测定荧光强度,确定DNA间的同源值.根据其遗传相关性,对难以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进一步分类的细菌在种的水平上定论,确定其应有的分类位置.光敏生物素标记DNA,在微稀释板上进行分子杂交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杂交技术,在短状杆菌的分类学研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96, 23(3):278-278.
摘要:
1996, 23(3):281-283.
摘要:观察SD大鼠一次急性运动至力竭后骨骼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NADH-CoQ还原酶及ATP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内膜微粘度较安静时显著增高,线粒体内膜NADH-CoQ还原酶和ATP酶活性分别较安静时下降34.2%和46.2%.研究提示,耗竭性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内膜分子动力学和呼吸链酶组分活性变化,可能是运动性疲劳重要的膜分子特征.
1996, 23(3):284-285.
摘要:以质粒为模板,用待测寡聚DNA片段和通用测序引物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片段经纯化后插入到pUC-18或pUC-19的多克隆位点中,然后用通用测序引物测定重组质粒上待测寡聚DNA片段,即可清晰、正确地知道它的序列.
1996, 23(3):286-287.
摘要:用长度为21bp的一对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的PCR引物,从根癌农杆菌LBA4404细胞总DNA中扩增不出任何片段,但从合pBI121的LBA4404细胞总DNA中可扩增出一条预期大小(1.2kb)的GUS基因片段,这表明根瘤农杆菌LBA4404不含内源GUS基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