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25(1):9-17.
摘要:保罗.博耶(P.D.Boyer)教授为阐明ATP酶作用机制所提出的结合变化机制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A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原则上是用于促进酶上紧密结合的ATP的释放和无机磷、ADP的结合;二是在净ATP形成过程中,酶上的各催化部位是高度协同地顺序起作用的.γ亚基在F1-ATP酶中的旋转运动使三个催化部位构象不对称是实现结合变化的基础.高分辨率牛心线粒体F1-ATP酶的晶体结构发表以后,出现了一些支持旋转催化机制的直接实验证据.
1998, 25(1):17-21.
摘要:转录因子-DNA的识别包含普遍性的化学规律和特异性的立体化学规律.转录因子的识别螺旋以特异性方式结合于DNA,位于一侧的大沟内.识别螺旋的“残基连线”和碱基的“碱基连线”之间吻合使两者完全匹配,它通常涉及最多3圈α螺旋和3~5 bp.决定氨基酸残基和碱基相互关系的结合几何图形表示为立体化学图,它表明了识别的特异性.在该基础上总结成转录因子识别DNA的立体化学规律.
1998, 25(1):21-26.
摘要:肽核酸(PNA)是一类以酰胺键连接骨架替代核酸中核糖磷酸二酯键骨架构成的核酸类似物,其中N-乙基甘氨酸骨架PNA与核酸链以Waston-Crick碱基配对形式稳定互补结合,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包括调节DNA识别蛋白质的功能以及调节转录和翻译.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PNA作为新的工具在多方面得到应用.除它的DNA(RNA)结合特性外PNA在生物稳定性、细胞摄取、结构修饰多方面的研究进展显示出作为基因调节药物具有良好前景.
1998, 25(1):26-30.
摘要:钙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广泛表达的钙蛋白酶有两种,钙蛋白酶Ⅰ和钙蛋白酶Ⅱ,它们激活所需的Ca2+浓度不同.这两种酶都有大、小两个亚基,分子质量分别为80 ku和30 ku.大亚基有4个结构域,小亚基由2个结构域构成.新近还发现了几种组织特异表达的钙蛋白酶.钙蛋白酶抑制蛋白是钙蛋白酶的内源抑制蛋白,它由5个结构域组成,其中4个为重复序列,均具有独立抑制钙蛋白酶活性的功能.体内钙蛋白酶活性受到严格调控,贴膜反应可以降低钙蛋白酶对Ca2+的依赖性,膜磷脂头部所带的磷酸基团与激活作用有关,自溶也可以降低对Ca2+的依赖,而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则起专一的抑制作用.
1998, 25(1):30-36.
摘要:目前已知SRY仅是涉及性别决定过程的基因之一.近年来又发现和克隆了许多可能参与性腺分化与发育的基因,如副中肾抑制基因MIS,也称抗副中肾激素基因AMH;SRY相关基因SOX9;编码甾类因子的基因SFI;X-连锁的DAX基因;Wilm′s肿瘤抑制基因WTI;以及X-连锁的剂量敏感基因DSS等,并新建立了性别决定的Z-基因模型,DSS-基因模型和Jimenez等的模型,较合理地解释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分子机理和以前难以解释的各种奇特的性反转现象,使性别决定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1998, 25(1):36-41.
摘要:α-酰胺化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中许多生物活性肽重要的翻译后加工过程,由酰胺化酶PAM催化完成.PAM是一个双功能酶,含有两个催化结构域:PHM和PAL,顺序催化酰胺化两步反应.PAM的mRNA和蛋白质具有多样性.作为活性肽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PAM的表达及活力水平具组织特异性,受激素及发育中的相关因素的调节.
1998, 25(1):41-45.
摘要:介绍了X射线衍射技术在研究蛋白质动态过程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用常规X射线衍射法和劳埃X射线衍射法等数据采样法研究反应时间为几分钟的蛋白质催化反应.然后介绍了通过选择不匹配底物,不适宜酸度,选择温度和酸度的跳跃,金属和光化学瞬时激发达到反应的同步来研究反应时间为几秒钟的蛋白质催化反应.
1998, 25(1):45-48.
摘要:肌腱蛋白R(tenascin-R, TN-R)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extracellular matrix,ECM).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 主要在髓鞘形成早期的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成熟的胶质细胞及某些神经元(如脊髓,视网膜, 小脑和海马的中间神经元)也有表达.TN-R具有复杂的结构,由三种不同的结构域组成,从氨基端到羧基端依次为:类似于表皮生长因子的重复片段, 类似于Ⅲ型纤连蛋白重复片段,类似(血)纤维蛋白原片段组成.TN-R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 对神经元具有排斥作用,促进或抑制神经元突起的生长, 诱导神经元形态的极性化, 并和髓鞘的形成有关,TN-R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提示,TN-R有多个受体存在,已经发现的受体有F3/F11,MAG,XL1,Xprocan等.
1998, 25(1):49-53.
摘要:线粒体F1Fo复合体Fo部分a亚基的色氨酸荧光可被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 HB)猝灭.不同温度下测定Stern-Volmer图的结果显示,猝灭常数(Ksv)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大,时间衰变荧光的结果显示,荧光寿命随HB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加入不同浓度的HB, F1Fo复合体的吸收峰没有位移.这些实验结果支持动态猝灭机理.HB还具有有效猝灭浓度低,不影响酶的活力;在脂相和水相的分布比率可高达16 560∶1;实验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HB可作为理想的疏水相荧光猝灭剂,研究与膜结合的F1Fo复合体中镶嵌于膜脂内Fo的构象变化.
1998, 25(1):53-56.
摘要:用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UVB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的NIH3T3细胞DNA,两个样本均未出现凋亡梯形带,而用相同条件处理的昆明小鼠胸腺细胞DNA出现了典型的梯形带.再用反转电场琼脂糖凝胶电泳(FIGE)UVB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的NIH3T3细胞DNA,发现DNA先断裂成低于23 kb的大分子片段,然后进一步断裂成小分子片段,但始终未出现梯形带,说明DNA并不总是从核小体之间断裂的.
1998, 25(1):60-63.
摘要:采用RT-PCR方法合成小鼠MHCⅡ类分子Ⅰ-Ak基因α和β链cDNA,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SXN,构建Ⅰ-Ak α和Ⅰ-Ak β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的重组质粒转移方法将Ⅰ-Ak α和Ⅰ-Ak β基因导入EL4小鼠淋巴瘤细胞和P815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在细胞表面有Ⅰ-Ak表达.将以上两种细胞注射到同源小鼠C57BL/6(H-2d)皮下,观察到肿瘤产生后又消退,证明在肿瘤细胞中单独导入同种异型MHCⅡ类分子基因也能激活肿瘤的细胞免疫,为进一步开展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1998, 25(1):64-67.
摘要: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ing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单个哺乳动物细胞DNA断裂的技术,也叫彗星实验(comet assay).此实验首次通过SCGE法观察抗菌肽CM4组分对人髓样白血病K562细胞和正常人白细胞核染色质DNA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抗菌肽抗癌作用的机制.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经抗菌肽CM4组分处理过的K562癌细胞核染色质DNA出现断裂,形成一个亮的荧光头部和彗星似的尾部,而经同样处理的正常人白细胞和未经抗菌肽处理的K562癌细胞核染色质DNA未出现断裂,核完整,呈圆形.经彗星尾长分析,前者DNA损伤率平均为73.62%,统计学处理P<0.001,具高度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抗菌肽CM4对K562癌细胞核染色质DNA有明显的断裂作用,而对正常人白细胞则没有断裂作用.
1998, 25(1):75-78.
摘要:应用反向点杂交法(RDB)的原理,针对HPV 6B, 11, 16, 18, 31, 33和35设计了7条序列作为未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固定在尼龙膜条上,形成7个点,再与经PCR扩增的样品DNA序列杂交,即可在一个膜条上分辨出这7型HPV中的任一型.此法快速简便,特异性高,不存在假阳性;且因PCR灵敏度高,亦不易出现假阴性.用PCR-RDB法检测保存的宫颈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32例,结果:HPV16阳性22例(68.8%),HPV18阳性5例(15.6%),HPV16/18双重感染2例(6.3%),阴性仅3例(9.3%).
1998, 25(1):79-81.
摘要:将单克隆抗体与溶解性受酸度或温度调节的高分子共价连接.研究了共聚物的溶解性可调节特征,建立了以溶解性可调节高分子为载体酶免疫分析方法,对血清样品中HBsAg进行了检测,灵敏度0.5 μg/L,对43例样品检验的结果与ELISA方法相符.
1998, 25(1):84-86.
摘要:应用EB荧光分析法测定了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系(HeLa line)经单次 60Co照射后顺铂(CDDP)诱导的DNA链内交联反应(ct%).经研究发现,1~6 Gy照射后,细胞相对生长分数(fraction of control growth,FCG) 减小,单位细胞DNA含量增高,HeLa细胞与CDDP的交联反应明显降低,且与照射剂量呈依赖关系.结果提示,γ射线照射后存活的肿瘤细胞可能对CDDP或烷化剂的化学治疗作用产生抗性.
1998, 25(1):87-89.
摘要:用pGEX载体系统体外构建了一种人精子膜蛋白片段(HSDⅡ)的重组表达质粒.未经IPTG诱导,该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在DH5α中即有较高的本底表达量.若将带有LacⅠ基因的pREP4质粒与重组表达质粒共转化DH5α菌,则可有效抑制融合蛋白的本底表达.
1998, 25(1):91-92.
摘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