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26(4):305-307.
摘要:RRM RNA结合蛋白是一类含一个或数个RRM结构域及附属结构域的RNA结合蛋白,参与RNA前体的剪接、RNA的细胞定位、RNA的稳定性等多种转录后调控过程.在RRM基序中含有许多保守的氨基酸以保证对RNA的结合活性,但是这一家族的不同蛋白质却能特异地结合各种不同的RNA分子.RRM RNA结合蛋白与某些人类遗传性疾病及肿瘤相关.
1999, 26(4):308-309.
摘要:整合素是一类由α、β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粘附分子,能够与胶原蛋白、纤连蛋白和玻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组分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粘附和通讯.作为双向传递分子,整合素通过“胞内→胞外”和“胞外→胞内”两种方式介导细胞信号传递.成功的植入是侵入性的胚泡和接受性的子宫内膜相互作用的结果,整合素能够调节胚泡滋养层与子宫内膜之间的细胞-细胞及细胞-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是“植入窗口”期子宫内膜接受性的标记分子.
1999, 26(4):310-312.
摘要:综述了贝类生物矿化相关的生物大分子性质及其分子识别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生物矿化原理为仿生材料科学和分子构造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贝类生物矿化过程是生物大分子指导无机晶体的晶核形成、定向及生长的过程,是有机相-无机相、无机相-无机相界面分子识别的过程.
1999, 26(4):312-315.
摘要:反义技术至少包括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反义RNA技术和核酶技术.在G蛋白研究中,反义技术在G蛋白受体及受体亚型研究、G蛋白转导信号特异性研究方面及对G蛋白耦联信号传导途径与其他信号传导途径之间“cross talk”认识方面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999, 26(4):315-318.
摘要:谷氨酸受体(GluRs)C端区存在被多种蛋白激酶磷酸化的位点,同时又能被多种蛋白磷酸酶去磷酸化,磷酸化的结果可使Ca2+内流增加,增强GluRs功能;去磷酸化作用则相反.正常情况下GluRs可逆磷酸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突触可塑性机制如长时程增强(LTP)中起重要作用,而在病理状态如缺血性脑损伤中,这种平衡失衡加重兴奋性神经元损伤.
1999, 26(4):319-322.
摘要:介绍了克隆蝎毒素cDNA和基因组基因的策略以及蝎毒素cDNA的结构和毒素蛋白前体的翻译后加工过程,同时综述了蝎毒素基因组基因的组织结构及其mRNA前体的加工以及重组蝎毒素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1999, 26(4):323-327.
摘要:V-ATPase存在于所有已知的真核生物中,有极为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几年来,对V-ATPase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很快,对复合体的组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V-ATPase的主要亚基已经完成序列测定及分析,对各亚基生理功能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工作揭示:生物体内以多种方式对编码V-ATPase主要亚基的基因表达和该酶的活力进行调控.
1999, 26(4):327-330.
摘要: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是一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诱导细胞凋亡、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中一些成员可以通过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即TNF受体家族成员)结合,启动细胞内的凋亡机制,而诱导细胞凋亡.一些蛋白质(如TRADD、FADD、RIP、RAIDD等)参与这些信号传递过程.越来越多的TNF家族成员、TNF受体以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Caspase蛋白酶家族成员被人们发现.
1999, 26(4):331-334.
摘要: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是一类结构上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神经营养因子,目前包括GDNF,neurturin(NTN)和persephin(PSP)三种因子,它们在体内有着广泛的作用.近年来发现GDNF和NTN的受体均为多组分结构,由不同的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蛋白和共享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Ret蛋白构成.有关这一家族的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1999, 26(4):335-338.
摘要:近年来,对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尤其是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s, NTs)及其功能性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TrkB、TrkC的研究进展迅速.这些因子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分化以及损伤后的修复.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等方法研究这些因子及其受体在内耳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可以在细胞、分子水平上提供有关内耳发育机制的新认识.外源性神经营养素可能在临床治疗失聪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999, 26(4):338-341.
摘要:立体视觉信息的处理在于皮层双眼性细胞的活动.皮层中简单细胞对视差的编码方式被认为有两种:位置差(position shift)和相位差(phase shift),但简单细胞并不适合作为视差检测器.对一些复杂细胞的视差响应特性的生理研究,发现复杂细胞是一种比较适合的视差检测器.模型的研究提出基于这类简单细胞的复杂细胞能量模型,可以很好的检测视差,并可以较好的解释一些生理现象.
1999, 26(4):341-346.
摘要: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是由蛋白质分子内部的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引导的.NLS蛋白首先与NLS受体结合,然后在多种胞浆因子及核孔复合物蛋白的作用下穿过核孔、转位入核.蛋白质上存在NLS并不一定总能够引导蛋白质入核.当NLS被修饰或遮掩时,它们便不能被核转运装置所识别.因而,NLS的遮掩被解除之前,蛋白质一直被扣留在胞浆中.以调节转录因子的入核运送来控制转录因子的活性是基因表达调节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另一水平的调节.
1999, 26(4):347-350.
摘要:描述了p185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功能,讨论了抗p185抗体的蛋白质工程及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999, 26(4):351-354.
摘要:DNA损伤和损伤后修复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这一事件由三个阶段组成:损伤的识别,损伤信号的传递以及细胞周期阻滞.在某些情况,这种细胞周期阻滞会失效.
1999, 26(4):355-358.
摘要:以人胚胎mRNA为模板,采用RT-PCR法得到了人补体调节蛋白膜辅蛋白(MCP)的一种cDNA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MCP cDNA为文献报道中10种同种型中的一种,属MCP-C2型,该cDNA含一编码369个氨基酸的阅读框架,其中的STP区含14个氨基酸,由STPC编码,胞浆尾区含23个氨基酸,为CYT2,未发现有东西方人种之间的核苷酸的差异.
1999, 26(4):358-362.
摘要:用细胞内记录技术, 在16只成年健康猫, 研究了皮层第一躯体感觉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area,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差异大,放电形式多样.极化电流绝对值≤1.0 nA时,伤害感受神经元I-V极相关(r=0.96),整流作用不明显;极化电流绝对值>1.0 nA时,在两个方向上发生整流,I-V(电流-电压)曲线表现为“S”型, 其中伤害感受神经元整流作用较非伤害感受神经元明显.伤害感受神经元Rm、τ、Cm明显大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P<0.01或P<0.05).结果提示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可能在细胞膜结构、细胞大小等方面存在有意义的差别,从而反映其不同的生理功能.此电学参数特点也可为痛觉的特异性学说提供实验资料.
1999, 26(4):362-366.
摘要:对68个外显子-内含子-外显子序列片段以及相应的外显子-外显子序列片段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内含子5′端和3′端的碱基G(剪接位点)中大约90%位于二级结构的环区或是茎区的端部并靠近环,而且位于环区的G也多靠近环的基部;92%的外显子拼接位点也有类似性质. 约82%的分枝点A位于环区或环与茎的连接部位. 折叠结构的形成使剪接位点和分枝点在空间上彼此靠近.
1999, 26(4):366-368.
摘要:ATP和ADP能激活多型核白细胞引起细胞内[Ca2+]i的明显升高,AMP则无此作用.多型核白细胞对ATP和ADP具有不同的浓度依赖性.当细胞外的钙离子被螯合后,ATP和ADP仍能引起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结果表明多形核白细胞存在着对ATP和ADP敏感的P2型嘌呤受体,并且属于P2型受体中的P2Y亚类.
李竞 , 王琰 , 王卓智 , 刘群英 , 化冰 , 陈宇萍 , 朱迎春 , 董志伟
1999, 26(4):369-373.
摘要:采用RT-PCR方法,利用第一骨架区通用引物扩增重链Fd段和κ链的基因,克隆到Fab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但未检测到抗原结合活性.根据已克隆的3H11 VL、VH的真实序列,重新设计κ链及Fd段5′端引物,分别将骨架区引物在κ链及Fd段5′端所造成的氨基酸残基改变纠正为原始序列,构建分别含有矫正后κ链或矫正后Fd以及二个链均得到矫正的Fab表达载体,这些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均获得类似水平的表达,对任何一个链的矫正均可部分恢复Fab段胃癌细胞的结合活性.结果说明在构建小分子抗体时,PCR引物引入的轻、重链可变区氨基端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可严重影响所表达抗体的抗原结合活性.
王建枝 , 王群 , 吴琼莉 , I.GRUNDKE-IQBAL , K.IQBAL
1999, 26(4):373-375.
摘要:微管相关蛋白τ的异常磷酸化是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原纤维退变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发现:酪蛋白激酶-1(CK-1),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均可不同程度催化重组τ蛋白发生磷酸化,从而不同程度抑制τ蛋白促微管组装的生物学功能.如果先将τ蛋白与PKA预温2 h后再和GSK-3温育,则发现τ蛋白磷酸化程度比单纯用GSK-3处理显著增高,生物学活性则显著降低,电镜检测几乎看不见微管形成.结果提示:PKA和GSK-3在τ蛋白的AD样磷酸化及其功能抑制中具有正性协同作用.
1999, 26(4):376-378.
摘要:比较了Watergate和其他几种不同的压水峰方法,结果表明Watergate是效果较好,实验上容易实现的水峰抑制方法.用Watergate-NOESY及Watergate-TOCSY,完成了转录因子E2F所识别的DNA双链片段d(5′-TTTCGCGC)·d(3′-AAAGCGCG)中大部分G,C碱基上可交换质子的归属.
1999, 26(4):379-381.
摘要: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甘氨酸在金黄仓鼠视觉中枢的分布特征, 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视皮层中, 除了Ⅰ层以外, 甘氨酸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在其他各层内, 其平均密度为1 046/mm2,占视皮层细胞总数的23.9%.上丘浅灰层及视觉层甘氨酸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密度为750/mm2,占该层细胞总数的19.5%.外膝体中甘氨酸免疫阳性神经元密度较低.甘氨酸免疫阳性神经元包括不同类型的细胞.
薛沿宁 , 段凌浔 , R.J.POMERANTZ
1999, 26(4):381-384.
摘要:以重组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目标蛋白的融合蛋白为靶,通过将其固定于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上,可以方便地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目标蛋白的结合肽.用此方法筛选到含WWXF结构的HIV-1病毒蛋白R(Vpr)的结合肽,与经典的将Vpr包被于培养板上的筛选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1999, 26(4):384-387.
摘要: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中,有时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紫外吸收法是测定蛋白质溶液浓度最为常用的方法,而已知蛋白质的消光系数是用紫外吸收法准确测定蛋白质溶液浓度的前提条件.在0.1 mol/L NaOH溶液中,蛋白质发生碱性水解,因而蛋白质溶液可以看作是色氨酸和酪氨酸的二元体系.以此为依据,给出了用碱水解的方法测定蛋白质消光系数的方法.这一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易行,蛋白质消光系数的计算公式简单明了.用这一碱水解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几种氨基酸组成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光系数,与文献数据对照,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测定误差均小于±5%.
额尔敦 , 郭美香 , 韩玲 , 其其格 , 刘士山 , 张丽民 , 陈杞 , 张庆荣
1999, 26(4):388-391.
摘要:采用生物素-Eu3+标记链亲和素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TRIFMA),建立新的γ-干扰素检测技术,提高γ-干扰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用固相包被的兔多抗捕获样品中IFN-γ,以具有中和IFN-γ抗病毒活性的生物素化单抗作为二抗体,再加Eu3+标记链亲和素并荧光检测.已知不同浓度标准IFN-γ CPS值的标准曲线,判断待检样品中IFN-γ量.本方法最低检测值为0.02 μg/L,检测范围为0.02~400 μg/L,而TNF-α,IL-2和IFN-α等细胞因子无交叉反应.对基因工程IFN-γ的生产,纯化过程中定性, 定量监控以及对培养细胞上清中IFN-γ量的检测等都有实用价值.
1999, 26(4):393-396.
摘要:以尿激酶原为材料,探索一种从SDS-PAGE胶上回收蛋白质做MALDI-TOF质谱的方法.所用的回收方法包括电洗脱、脱盐、除SDS等过程.电洗脱用的是高盐阻断法,脱盐用的是超滤技术,去除SDS用的是冷丙酮沉淀法.结果证明,此方法至少对一些蛋白质(如尿激酶原和牛血清白蛋白)是可行的.
1999, 26(4):396-398.
摘要:免疫PCR为一种高敏感度检测抗原的新技术,操作程序大多沿袭ELISA方法.用戊二醛作连接剂,将蛋白质高效率包被在普通PCR管内壁,使免疫及PCR反应用普通PCR仪得以在管中连贯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好,与ELISA方法比较敏感度高出约105.这一改良法的建立,可望促进免疫PCR的普及应用.
1999, 26(4):405-407.
摘要:微弱发光分析技术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在自由基、活性氧分析、化学发光分析、生物的超微弱发光分析、发光免疫分析、生物发光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微弱发光分析技术的测量原理,并以一些研究成果为实例讲解如何应用微弱发光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和实践.
1999, 26(4):407-409.
摘要:选择感染性噬菌体(SIP)技术是利用丝状噬菌体次要衣壳蛋白PⅢ的分子结构组件,并以噬菌体展示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SIP的技术关键在于使没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必须严格依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而重获感染性,已有的研究表明SIP技术可望成为一项获得相互作用分子对的极其有效和高度特异性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