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28(6):773-777.
摘要: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序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周期中每一事件都是有规律、精确地发生,并且在时间与空间上受到严格调控.细胞周期中最关键的三类调控因子是:cdc基因、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这些调控因子的发现对肿瘤学及发育生物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1, 28(6):778-780.
摘要:三位美日科学家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和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荣获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整个手性催化反应的研究领域、手性药物的研制和开发,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化学学科在如何由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到工业生产方面的典范,也是化学学科对整个科学和人类做出贡献的代表.
2001, 28(6):781-782.
摘要:老年斑是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β-淀粉样(β-amyloid,Aβ)是其主要成分.将Aβ作为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有明显抑制转基因小鼠脑内Aβ的沉积,清除原有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异常Aβ沉积对认知功能的损害.疫苗没有引起针对动物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也没有明显损害.
2001, 28(6):783-787.
摘要:反义寡核苷酸可作为基因表达的抑制剂和潜在的治疗药物,但多种类型的寡核苷酸为聚阴离子化合物,难以跨过细胞膜.已知包括融合肽、信号肽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多肽具有跨膜与核定位能力.讨论了反义寡核苷酸-肽缀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2001, 28(6):788-792.
摘要:所有的细胞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各种生物大分子,它们大约占用细胞容积的20%~30%,总浓度高达80~200 g/L,因此任何一种大分子都处于一个充满其他大分子的拥挤环境中. 对源于排斥容积效应的拥挤理论分析表明它对所有大分子之间的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可是以往人们在体外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时几乎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胞大分子拥挤的实际环境. 最近几年建议把大分子拥挤与pH、离子强度和溶液组成等一样作为常规因素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呼声很高,在体系中添加大分子拥挤试剂以在体外模拟细胞内环境研究蛋白质折叠已有一些实验报道.
2001, 28(6):793-796.
摘要:核孤儿受体TR3/nur77是一种立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的产物,与固醇类激素受体结构相似,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被多种生长因子或凋亡诱导剂诱导表达,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过程.最近对其诱导凋亡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当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剂刺激后,TR3基因表达升高,其产物从细胞核移位至线粒体膜,引起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即TR3的转录激活功能和诱导凋亡功能是由其不同的亚细胞定位结合所决定的,其诱导凋亡过程与其对基因的反式激活功能无关.核转录因子p53也具有类似情况.这种核转录因子由细胞核移位至细胞浆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方式是一种新模式,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2001, 28(6):797-801.
摘要: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需要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的复杂机制进行整合性研究.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可概括为:利用胁迫特异性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及cDNA微阵列(或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与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然后利用反向遗传学等技术对候选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正向遗传学等技术对基因及基因产物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全面地了解植物对胁迫(渗透、干旱、极端温度)响应的复杂机制和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途径,从而为更加高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奠定基础.
2001, 28(6):801-801.
摘要:
2001, 28(6):802-805.
摘要:转录因子圈套策略(transcription factor “decoy” strategy)是应用与顺式元件相一致的寡核苷酸双链转染细胞,竞争结合转录因子,从而抑制内源性基因表达.此策略为基因治疗和基因调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手段.
2001, 28(6):806-810.
摘要: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要求认知功能成像技术同时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多方式认知功能成像通过不同成像技术fMRI/PET和EEG/MEG的结合,能够同时在空间定位和时间过程上研究大脑认知活动的动态过程.多方式认知功能成像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选择性注意、视觉通路、随意运动和语义加工等的研究,并揭示了相关大脑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特征.今后的研究将进一步提高多方式认知功能成像的时空分辨率和准确性,以更深入地探索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
陈伟丽 , 邓可京 , T. S. GREGORY , 许田
2001, 28(6):811-814.
摘要:lats基因(large tumor suppressor gene)最早在果蝇中发现,在小鼠和人中均有同源基因.该基因的功能从果蝇到人是高度保守的.lats基因的功能包括: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其突变会导致肿瘤的发生;磷酸化的Lats与Cdc2结合,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通过细胞-细胞间的通讯,可能参与生物体个体大小的调控机制.从果蝇到人lats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以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研究哺乳动物基因功能的方法.
2001, 28(6):815-818.
摘要: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揭示了复杂的生命现象是大量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以描述为主的生物学和分解分析的研究方法受到挑战.随着DNA芯片和分子阵列技术的应用,快速检测生物基因组的表达已成为可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网络作为一种系统的、定量的研究方法正在受到重视,该方法建立在分子生物学、非线性数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基因网络是动力系统模型,具有稳定性、层次性等一系列非线性系统的特性.通过基因表达的大量数据,结合一定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可以构建合适的基因网络拓扑结构模拟系统的行为.反过来,利用已建立的基因网络可以指导进一步的实验.计算机工具和Internet资源是基因网络研究的重要手段.基因网络研究将在后基因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1, 28(6):819-821.
摘要:蛋白质点阵/芯片技术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重要进展,在功能蛋白质组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发展起来的印迹蛋白微阵列、分子扫描技术和传感器生物芯片质谱,将应用于药靶检测、疾病诊断、蛋白质结构鉴定和/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等方面,具有分析速度快、效率高、样品消耗少等特点,将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的研究工具.
2001, 28(6):827-831.
摘要:各种生物的基因组DNA测序计划的完成,将结构生物学带入了结构基因组学时代.结构基因组学是对所有基因组产物结构的系统性测定,它运用高通量的选择、表达、纯化以及结构测定和计算分析手段,为基因组的每个蛋白质产物提供实验测定的结构或较好的理论模型,这将加速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结构测定技术等的发展为结构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保证.近年来核磁共振在技术方法上的进展,使其成为结构基因组学高通量结构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方法.
2001, 28(6):832-835.
摘要:纳米粒子与生物体有着密切的关系,DNA/蛋白质复合体就在15~20 nm之间,多种病毒颗粒也是纳米级的超微粒子.多肽抗原需要与适当载体形成复合物才能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但载体效应难以避免.纳米佐剂可以避免载体效应的发生,而且还是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的首选吞噬目标.纳米化的有机药物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制剂的均匀性、分散性和吸收性;脂质体可使药物更快地到达靶向部位,而且特异性更强.目前主要用理化的方法制作纳米材料,几乎所有的生化药品,特别是DNA药物的研究开发都可引入纳米材料,多肽疫苗的分子佐剂更是如此.
2001, 28(6):836-838.
摘要:自1994年Brinster实验室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精原细胞移植以来,近年来在这一领域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又取得了不少新的重要发现,生精细胞不但可以在同一种属的不同动物间进行移植,还可以在不同种属的动物间进行移植.这对雄性生殖研究,尤其是对睾丸内支持细胞与生精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实质上,Brinster实验室已经开创了一项可以更改动物整个基因组的又一种转基因技术.
2001, 28(6):839-843.
摘要:为研究NGAL(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基因在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表达情况,以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SHEE和食管癌细胞系SHEEC互为对照,用cDNA微列阵进行筛选,用RNA印迹和RT-PCR进行鉴定,cDNA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进行BLAST分析比较.结果表明NGAL基因在SHEEC中出现显著差异过表达,其cDNA序列与小鼠24p3、大鼠NRL(neu-related lipocalin)、人中性粒细胞NGAL和卵巢癌NGAL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提示NGAL基因在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是一种新的癌基因或促癌基因.
2001, 28(6):844-847.
摘要:实验研究了D96N型基因突变细菌视紫红质薄膜的光存储性能,实现了用670 nm激光在BR膜上记录光学图像,用560 nm弱光读出图像,用488 nm激光擦除图像的写读擦操作.M态寿命在室温下延长到了3 min,比溶液状态下的野生细菌视紫红质M态寿命延长了5个数量级.
2001, 28(6):848-852.
摘要: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是一种简便,快速检测DNA突变的方法,它在基因突变检测、遗传分析、进化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这种方法的突变检出率随DNA序列不同而变化,一般只能达到70%~80%.这主要是有的碱基突变对单链DNA的构象影响较小,不能通过SSCP检测出来.将计算机对DNA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作了对比,发现二者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一结果表明计算机的DNA单链二级结构预测分析可用于PCR-SSCP分析的辅助设计,提高SSCP的突变检出率.
2001, 28(6):853-857.
摘要:虎纹镇痛活性肽HWAP-Ⅰ是从虎纹捕鸟蛛初毒中分离纯化,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类神经毒素.为了在P.pastoris中高效分泌表达HWAP-Ⅰ,依照RT-PCR的结果,人工合成编码虎纹镇痛活性肽的基因片段,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PIC9K-HWAP-Ⅰ.转化GS115宿主菌后,筛选出整合型His+MutS表达菌株.经诱导培养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证明HWAP-Ⅰ在毕赤酵母中能有效分泌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为4 ku左右,产量达80 mg/L.体外小鼠输精管阻断实验证实表达产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
2001, 28(6):858-861.
摘要:采用Triton X-10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管藻目绿藻刺松藻中分离到三种不同形式的光系统Ⅰ(PSⅠ)复合物.区带Ⅲ富含PSⅠ核心复合物(CCⅠ),叶绿素(Chl)a/b>20,在温和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只显示一条PSⅠ中心复合物CPⅠ条带.区带Ⅳ和Ⅴ在436和674 nm、467和650 nm以及540 nm的吸收表明,含有Chl a、b及管藻黄素和管藻素,Chl a/b比值分别为3.23和2.4.经PAGE检测,有CPⅠ和CPⅠa两种PSⅠ色素蛋白复合物带,因此区带Ⅳ和Ⅴ是由CCⅠ和含量不等的捕光复合物LHCⅠ构成的PSⅠ颗粒.区带Ⅲ只有66和56 ku两种核心多肽;区带Ⅳ和Ⅴ除了66、56 ku多肽以外,还有4种分子质量为25,26,26.2和27.5 ku的LHCⅠ多肽.室温荧光光谱显示,分离物中的各种光合色素之间保持着良好的能量传递关系,由Chl b及管藻黄素和管藻素吸收的能量都可以传递给Chl a.
2001, 28(6):862-865.
摘要:将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进行定向连接后, 得到编码纤维蛋白β链N端(β 15~42)多肽的基因片段及连接区片段(linker), 再与低分子量尿激酶原(scuPA-32k) cDNA分子进一步连接后, 得到了Fβ(15~42)/scuPA-32k的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经过IPTG诱导表达, 经过变性及复性, Zn2+螯合层析及Sephacryl S200凝胶层析后, 目的蛋白被纯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显示为一条蛋白质纯化条带, 分子质量为35 ku. 经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比活为87 000 U/mg.经纤溶酶活化后的融合蛋白与低分子量尿激酶相比,对显色底物S2444酶促动力学性质相似.同时Fβ(15~42)/scuPA-32k具有较高的纤维蛋白的亲和性并能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2001, 28(6):866-869.
摘要: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ZC7901细胞为研究模型,选用六种重金属离子进行胁迫诱导鱼类细胞凋亡试验.结果显示,在Cd2+、Cr6+、Hg2+、Cu2+、As5+、Pb2+的胁迫作用下,ZC7901细胞均出现了明显的染色质凝集、趋边化、形成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特征,核酸电泳显示DNA发生特异降解而呈现电泳阶梯,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到DNA的3′-OH断端均被原位特异标记,表明六种重金属离子均能诱导鱼类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
赵锐 , 纪建国 , 郝守进 , 陈倩 , 袁洪生 , 管华诗 , 茹炳根
2001, 28(6):874-879.
摘要: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受到关注,为了了解大量重金属摄入对脑蛋白质的影响,对比研究了正常兔脑组织蛋白质与重金属铅腹腔注射2周后的兔脑组织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中的差异,分析重金属注射对脑蛋白质表达的可能影响.通过对脑组织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出水溶性的蛋白质组分,经双向电泳图谱比较正常与注射重金属铅的兔子在脑蛋白质表达上的差异,其中3个蛋白质斑点经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TOF MS)确定了分子质量,并利用肽质量指纹图谱检索数据库确定蛋白质的归属.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兔脑与金属铅注射的兔脑在水溶性蛋白质的表达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2001, 28(6):880-884.
摘要:生长抑制因子(growth inhibitory factor, GIF), 又称金属硫蛋白-3, 为68个氨基酸组成的脑特异性金属硫蛋白, 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 GIF可能与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病理相关, 在Alzheimer's脑提取物存在下, 还对神经细胞具有特异的生长抑制活性.然而, 对其发挥生长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运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脑cDNA文库中筛选与GIF相互作用因子,从4.1×106个人脑cDNA文库转化子中,首次筛选到Ras家族G蛋白Rab3a C端,包含87个氨基酸的片段能与GIF相互作用;用PCR自人胎盘总cDNA中获得包含完整Rab3a编码序列的cDNA;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全长Rab3a蛋白亦能与GIF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迹实验进一步验证了GIF与Rab3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可以相互作用; 而且, Rab3a是以GTP结合形式(GTP-Rab3a)与GIF发生相互作用.
2001, 28(6):885-889.
摘要:利用ADP和放射性磷直接合成ATP的方法,研究了无机磷(Pi)和叠氮钠对猪心线粒体ATP合成酶(F1FO-ATPase)ATP合成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无机磷除作为合成ATP的底物参与F1FO-ATPase的合成反应外,还对F1FO-ATPase的合成活性呈现抑制作用,在1 mmol/L ADP存在时,随着Pi浓度由0.01~10 mmol/L增加,抑制合成作用越来越强.与叠氮钠在低浓度时(小于1 mmol/L)只抑制ATP水解,不影响ATP合成的观点不同.实验结果显示0.1 mmol/L叠氮钠表观激活F1FO-ATPase的ATP合成活性,且激活程度与反应体系中所加Pi的浓度呈负相关.当固定Pi浓度(0.1 mmol/L)后,随着叠氮钠浓度的增加表观激活程度也在变化,叠氮钠与磷浓度相等时表观激活程度最大,直至叠氮钠浓度接近0.5 mmol/L时,开始呈现表观抑制现象,叠氮钠浓度高于1 mmol/L之后,就出现解偶联现象.
2001, 28(6):889-889.
摘要:
2001, 28(6):890-894.
摘要: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是生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通透性改变孔道(PT孔道)的开放会引起线粒体许多功能的紊乱而导致细胞死亡.对茶多酚及其单体儿茶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线粒体膨胀及膜电势变化过程中PT孔开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及其儿茶素单体对PT孔开放的影响显著不同:茶多酚及其主要成分EGCG和ECG能够有效地抑制PT孔道的开放;而ECG,(+)-C和EGC却加速PT孔道的开放过程.从总体效果来看,茶多酚及其单体EGCG和ECG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占主导地位.
2001, 28(6):895-899.
摘要:靶向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治疗氧自由基引起神经细胞损伤所致疾病等的有效途径.将破伤风毒素C部分(tetanus toxin fragment C,TTC)基因与编码Mn-SOD的cDNA融合克隆进pET-22b(+)载体,1 mmol/L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图谱可见约71 ku有表达产物条带,与理论计算值相符;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产物与抗Mn-SOD及破伤风毒素的多抗有免疫反应,而且表达产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具有SOD活性.融合蛋白可作为有效的试剂靶向性输送Mn-SOD到神经元细胞,这为进一步研究靶向性SOD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疾病提供了基础.
2001, 28(6):900-903.
摘要:用免疫荧光化学与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鼠卵母细胞中蛋白激酶C(PKC)α和βⅠ的表达和定位,以及蛋白激酶C(PKC)和皮质颗粒的双标记,探讨了以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为实验对象进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研究的简便方法.结果发现,PKC α和βⅠ在小鼠生发泡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中都有表达,但表达部位存在差异.说明采用改进的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可以方便、灵敏地检测特异蛋白质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部位,从而为生殖、发育研究提供有效手段.
2001, 28(6):908-911.
摘要:根据谷胱甘肽磷脂氢过氧化物酶(PHGPX)氨基酸序列中高度保守的区段设计引物,采用RACE-PCR从苦瓜中克隆到一个全长927 bp的cDNA片段.DNA序列的数据库分析比较表明,该cDNA编码167个氨基酸,含有动植物PHGPX的特征结构,是一个新发现的苦瓜PHGPX基因(mocPHGPX).RNA印迹结果显示,该基因在苦瓜幼苗的根中表达相对较弱,茎的信号较强,叶中最强.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研究植物PHGPX的功能以及全面了解植物抗氧化体系.
2001, 28(6):912-915.
摘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能趋化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下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的病理改变之一.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合成和分泌MCP-1的规律作了研究.通过流动小室,HUVEC给予0.4,1.0, 2.0 N/m2的剪应力,运用免疫组化,图象处理及ELISA方法测出不同时间胞浆及灌流液中MCP-1的含量,结果表明HUVEC合成和分泌MCP-1是随剪切力和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该工作为进一步理解剪切力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提供实验数据.
2001, 28(6):919-921.
摘要:组织显微切割在特定细胞亚群的比较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发展的胶片吸附激光显微切割技术能从复杂的生物组织中快速准确地分离纯化出特定细胞亚群.在这项技术中,透明的乙烯乙酸乙烯基酯热塑性胶片覆盖于病理组织切片表面,CO2激光束特异性作用于目的细胞群表面的胶片,胶片对细胞较强的吸附作用使得选择性自动移取目的细胞群成为可能.目前,这项技术已在蛋白质组分析中获得成功应用,并有望对其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