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31(7):579-583.
摘要:干细胞生物学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调控机制.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各血细胞世系的能力,但目前对其自我更新的调控机制尚未明确.大量的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受到来自其所处微环境和自身内在基因的共同调控.经典的发育调控通路——wnt信号通路在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其调控,特别是wn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2004, 31(7):584-589.
摘要: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重要生理调控机制,它包括突触前可塑性和突触后可塑性.突触前可塑性是指通过对神经递质释放过程的干预、修饰,调节突触强度的过程.突触强度的变化,是通过影响量子的大小,活动区的个数和囊泡释放概率来实现的.而突触前囊泡活动尤为重要:从转运、搭靠、融合至内吞进入下一轮循环,每一步都是由一群互相作用的蛋白质共同完成的.
2004, 31(7):590-595.
摘要: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可以在细胞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现象.它由双链RNA产生,可以特异性地降解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序列的RNA(包括mRNA).它是一种比反义技术更为有效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人们已经开始探讨使RNA干涉成为一种比反义药物更为有效药物的可能性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案, 但是也发现它在成为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之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将从RNA干涉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目前这项技术在治疗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2004, 31(7):596-599.
摘要:在37℃,pH 7.2条件下,人类神经tau经过保温形成自聚集物,从而丧失对微管蛋白组装的功能.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天然tau具有促进乳酸脱氢酶活性的作用,而tau聚集物却诱导乳酸脱氢酶活性的降低.
2004, 31(7):600-605.
摘要:一些在组织和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包含锌指结构域.为了克隆分离和研究与造血细胞分化和发育成熟相关的蛋白基因,利用编码C2H2型锌指蛋白结构域中部分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骨髓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若干新的锌指蛋白基因EST.用其中一条为探针筛选人骨髓cDNA文库,获得了一个新的锌指蛋白基因全长cDNA,GenBank收录号为AF246126,长3 888 bp,包括一个完整阅读框,编码686个氨基酸,包括17个典型的和2个非典型的C2H2模体,命名为HZF2. RNA印迹、人多组织mRNA斑点杂交分析结果显示, 其在T淋巴细胞发育和定居的器官组织胸腺、淋巴结中有较高表达,在脾脏、胎肝有中度表达,在B淋巴细胞发育的骨髓中表达很低,在外周血几个淋巴细胞系中仅有极微量的表达,提示HZF2可能对于T淋巴细胞发育和增殖有重要功能.该基因也在脑组织的若干部位、胎盘及肾上腺有较高表达,在多种其他组织细胞有微量表达,说明其可能对维持这些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也起一定作用.将编码HZF2读框的DNA顺序克隆到pEGFP-N1载体中,转染3T3细胞,证明表达的HZF2-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这与根据HZF2蛋白结构推测其可能作为DNA结合蛋白行使调节基因转录的功能是一致的.
2004, 31(7):606-610.
摘要:对利用基因诱捕技术进行小鼠基因剔除做了初步的探索,为进一步应用该技术进行小鼠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基因诱捕载体转染小鼠ES细胞,获得了36株neo基因单拷贝整合的诱捕ES细胞,其中14株细胞表达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将3株诱捕ES细胞分别经显微注射引入到受体囊胚中,再植入假孕母鼠的子宫中使其发育成小鼠.两株细胞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嵌合体小鼠,其中一株诱捕ES细胞整合至生殖系.利用质粒拯救实验获得了诱捕载体整合位点附近的基因组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发现被诱捕的基因可能是一个新基因.X-gal染色结果显示,该基因的表达局限于小鼠腹部及肢芽的部位.
刘斌斌 , 孙蕾 , 徐峰 , 娄智勇 , 庞海 , L.L.WONG , 刘一苇
2004, 31(7):611-615.
摘要:在P450cam突变体蛋白纯化过程中使用280 nm/392 nm双波长比值检测蛋白质纯度, 采用β-巯基乙醇对蛋白质进行还原性保护,有效地缩短了纯化进程,纯化效率相应提高.以PEG 8000为沉淀剂经悬滴汽相扩散法筛选得到适合衍射的P450cam四突变体(F87L/Y96F/L244A/V247A)晶体,在Mar-Research面探测器系统上收集了0.22 nm分辨率的X射线衍射数据.采用同晶差值傅立叶法解析结构,最后的晶体学R因子和Rfree分别为0.197和0.247,键长偏差为0.001 77 nm,键角偏差为1.96°.结构测定显示P450cam四突变体(F87L/Y96F/L244A/V247A)和P450cam野生型的整体构象无重大变化,突变后活性口袋变大而疏水性增加,这与突变设计预期目标一致.
项佑贵 , 孙霞 , 王龙 , 严兰珍 , 杨桦 , 刘伟 , 许勇 , 徐国江 , 王一 , 费俭 , 傅继梁 , 王铸钢
2004, 31(7):616-621.
摘要:BPOZ是在卵巢癌等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的细胞生长抑制基因,建立BPOZ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可以为在体研究BPOZ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创造条件.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小鼠BPOZ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剔除策略,构建完成了基因剔除载体XpPNT-BPOZ.以电穿孔方法将基因剔除载体导入ES细胞,用G418和Ganciclovoir进行正负筛选,获得抵抗克隆,PCR和DNA印迹鉴定出正确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将同源重组的ES细胞注入小鼠囊胚,获得嵌合体小鼠.嵌合体小鼠与C57BL/6J小鼠交配后获得Aguoti毛色的小鼠30只,其中15只为BPOZ基因剔除杂合子小鼠,阳性率为50%.在雌雄杂合子交配的后代中获得纯合子小鼠.初步的表型观察发现BPOZ基因剔除小鼠发育正常,有繁殖能力,进一步的表型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2004, 31(7):622-627.
摘要:家蚕雌蛾性附腺在化蛾前2到3天开始大量分泌胶状粘性蛋白,其贮存部迅速地膨大,而其Ng突变体的雌蛾性附腺不能正常分泌胶状粘性物质.分别对家蚕(Bombyx mori)的正常及Ng突变体雌蛾性附腺分泌部组织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提取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并对主要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用质谱鉴定.实验结果表明,用银染法,平均每张电泳图谱可以分离约700个蛋白质点,其中大部分的蛋白质点分布在pH 4~8 范围内,其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0~70 ku区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差异表达蛋白,其中No2, 3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为肌动蛋白A3,该蛋白质只在化蛹后期正常雌性附腺组织中特异表达,而Ng突变体中肌动蛋白A3的缺失,暗示了肌动蛋白A3可能与家蚕雌性附腺的胶状粘性物质的胞外分泌有关.
胡巍 , 肖志强 , 陈主初 , 李建玲 , 张鹏飞 , 冯雪萍 , 易红 , 余艳辉 , 唐新科 , 刘清萍 , 梁宋平
2004, 31(7):628-634.
摘要:鼻咽癌中p53基因突变罕见,但绝大部分鼻咽癌中存在p53蛋白过表达/聚集且功能失活.然而,到目前为止p53蛋白失活的机制仍然不清楚.为揭示鼻咽癌中p53蛋白功能失活的机制,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分别富集鼻咽癌细胞系HNE1和HNE2的p53结合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免疫沉淀复合物进行分离,从胶中切取p53结合蛋白条带,胶内酶解后进行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分析,得到相应的肽序列标签(peptide sequence tags, PST),通过搜索数据库在鼻咽癌细胞系中鉴定了9个p53结合蛋白.分别是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成员GRP-78和GRP-75、HSP90家族成员GRP-94、核纤层蛋白A/C (Lamin A/C)、α-actinin 4、Ezrin/Cytovillin、DNA复制准许因子/MCM3蛋白(DNA replication licensing factor/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3 protein, MCM3)、CD98/4F2 heavy chain和蛋白激酶C(PKC).并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技术对HNE1细胞蛋白条带3鉴定的p53相互作用蛋白之一HSP78进行了验证.首次在鼻咽癌细胞中鉴定了9个p53结合蛋白,为阐明鼻咽癌中p53蛋白聚集及失活的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线索.
2004, 31(7):643-649.
摘要:为了研究果胶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EC 3.1.1.11)与植物病毒运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RT-PCR方法从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中克隆了PME基因,并测定了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AY238968).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由两个保守的结构域组成(PMEI和pectinesterase). DNA印迹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基因组中存在多个拷贝,蛋白质印迹表明,植物总蛋白中存在两种形式的PME蛋白,但RNA印迹结果显示,在烟草细胞中只检测到全长的PME转录产物.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PME与水稻矮缩病毒Pns11(具有非特异的核酸结合活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没有检测到PME与已知的运动蛋白Pns6之间的相互作用,推测Pns11蛋白可能参与了水稻矮缩病毒粒子的运动.
2004, 31(7):650-654.
摘要:从香樟树成熟的种子分离到两种新的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新丰毒蛋白和辛纳毒蛋白. 两者A链的分子质量虽然相差近一倍,但B链的分子质量相同. 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的A链是RNA N-糖苷酶,B链是凝集素,A链进入细胞表现毒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B链的糖结合活性和特异性.对辛纳毒蛋白和新丰毒蛋白B链的凝集素活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红细胞凝集实验显示辛纳毒蛋白和新丰毒蛋白具有相同的细胞凝集活性,半抗原抑制实验发现它们都属于半乳糖型核糖体失活蛋白,荧光光谱法显示它们的糖结合常数也相同.
2004, 31(7):655-658.
摘要:报道了带有His-tag的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在DB序列增强下T7启动子调控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带有His-tag的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含量可占大肠杆菌细胞总蛋白质含量的46%.该酶的纯化可用常规的金属络合树脂一步纯化至SDS-PAGE一条带,经凝血酶切去His-tag的仓鼠二氢叶酸还原酶与用等电聚焦法获得的无His-tag的酶有相同的酶活性.
李彦欣 , 李世杰 , 赵定胜 , 赵春江 , 杜卫华 , 戴蕴平 , 李宁
2004, 31(7):659-665.
摘要:到目前为止,虽然许多动物如羊、牛、猪、鼠、兔、马、骡等均已克隆成功,但克隆技术普遍存在着克隆效率低、流产率高、畸胎、巨胎和死亡率高等问题.为了较全面地探索其基因方面的原因,需要对大量的候选基因进行分析.而利用传统的RT-PCR方法从单个卵母细胞或胚胎中获得的RNA量不足以分析大量的基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并优化了一套全新的扩增细胞中整体cDNA的方法,使微量材料进行大量的基因表达分析成为现实.通过该方法研究了与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IL6、IFτ、CX43、PSMC3、oct4和DNMT1在牛卵母细胞中的表达.IL6、IFτ和CX43的表达与前人报告的结果相同,而DNMT1和PSMC3在牛卵母细胞中表达情况此前未见报道.
谢利德 , 杨海杰 , 张卫光 , 孙大公 , 文宗曜 , 谭文长
2004, 31(7):666-670.
摘要:采用 60Co大剂量全身均匀急性辐射的方法,造成一种辐射贫血的动物模型.以便在几天内连续研究 60Co辐射对新生的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流变学特性的影响.采用一种在低粘切变流场中能将红细胞变形指数DI分解为取向指数(DI)or和小变形指数(DI)d的新型激光衍射法,对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取向指数、综合变形指数(IDI)等血液流变学特性参数进行测量,发现在 60Co大剂量辐射后,新生的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流变学特性存在明显异常.将这种 60Co辐射造成的贫血模型与文宗曜等提出的用抗体诱导的大量同步化的球形红细胞贫血模型相比较,后者更具有明显的优点.同时为研究辐射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及正确地挑选红细胞衰老模型提供了理论与实验的基础.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