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1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述与专论
    • 新的天然免疫保护分子——PLUNC家族蛋白

      2004, 31(9):767-771.

      摘要 (2457) HTML (6) PDF 0.00 Byte (3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呼吸道上皮与消化道上皮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由免疫保护分子所组成的蛋白质混合物,在上皮组织与外界各种信号之间,它们起着信号传递中介与信号执行分子的作用.我们新克隆的NASG基因为这一混合物添加了新的成员,对其结构与功能分析表明:它属于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PLUNC)家族中SPLUNC1的全新转录本.目前发现人类PLUNC家族至少有8个以上成员,分布在人类20号染色体大约300 kb的狭窄区域,它们具有杀菌\渗透增强蛋白结构域,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每个成员分别在呼吸道上皮的不同部位特异性表达,具有潜在的结合细菌脂多糖的功能,能对外来物理及化学刺激做出反应,以分泌蛋白的形式进入鼻咽分泌物或唾液中,部分家族成员可能具有抗微生物、清除有害化学物质、抗肿瘤等多重功效.以上说明,PLUNC家族可能是上呼吸道的一种新的天然免疫保护分子,在维持上呼吸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 一个新的HIV-1治疗靶——Tat转录激活蛋白(英)

      2004, 31(9):772-776.

      摘要 (3263) HTML (30) PDF 0.00 Byte (34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Tat是HIV-1病毒进行转录和复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蛋白质,同时,Tat也与HIV-1感染引起的严重病理学程度密切相关.Tat 的生物学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其是一个理想的开发抗AIDS疫苗和药物的靶蛋白.基于Tat自身及其作用的TAR RNA,可以设计Tat疫苗、细胞外结合Tat的拮抗剂、抗Tat的反义核酸、抗TAR的反义核酸、抗Tat的细胞内抗体和细胞内Tat协同因子的抑制剂等.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及蛋白酶抑制剂与新的细胞内和细胞外Tat拮抗剂联合使用,多靶点地抑制HIV-1的复制将是一个有效的抗AIDS的治疗方案.这一治疗方案能够防止HIV病毒耐药株的产生,减少单一作用靶点药物的用药剂量和降低相应的毒性,最终治愈AIDS相关的病理学变化.

    •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及其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2004, 31(9):777-783.

      摘要 (3274) HTML (30) PDF 0.00 Byte (63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是近年来在生物体中发现的一种基于核酸水平高度保守的特异性降解机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是指携带植物功能基因cDNA的病毒在侵染植物体后,可诱导植物发生基因沉默而出现表型突变,进而可以研究该目的基因功能.至今,已经建立了以RNA病毒、DNA病毒、卫星病毒和DNA卫星分子为载体的VIGS体系,这些病毒载体能在多种寄主植物(包括拟南芥、番茄和大麦)上有效抑制功能基因的表达.VIGS已开始应用于N基因和Pto基因介导的抗性信号途径中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抗病毒相关的寄主因子研究以及植物代谢和发育调控研究.在当前植物基因组或EST序列大量测定的情况下,VIGS为植物基因功能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

    • >研究报告
    • 细胞可透过性Cre重组酶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检测(英)

      2004, 31(9):784-790.

      摘要 (3192) HTML (54) PDF 0.00 Byte (2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Cre/lox P系统由Cre位点特异重组酶和可被Cre特异性识别的lox P位点构成,该系统广泛用于条件性基因敲除和表达,以研究基因功能.为了表达和纯化一种细胞可透过性Cre重组酶(即His6-NLS-Cre-MTS);经IPTG诱导,在BL21(DE3)宿主菌成功表达His6-NLS-Cre-MTS融合蛋白,通过His-Bond Ni-NTA树脂分离并纯化了该蛋白质,随后借助细胞和非细胞的重组系统成功检测了His6-NLS-Cre-MTS的生物活性.细胞可透过性Cre重组酶提供了一种快捷而高效的在细胞和在体水平进行遗传操作的新工具.

    • 干扰素诱导蛋白P56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

      2004, 31(9):791-795.

      摘要 (2518) HTML (23) PDF 0.00 Byte (3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严重创伤早期及全身性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寻找与GR相互作用的新的蛋白质,以期调节GR的功能活性,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糖皮质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区(GR-LBD)为诱饵蛋白,在人骨髓cDNA文库中筛选到42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其中一个克隆为干扰素诱导蛋白P56的大部分编码序列(221~1 642 bp,编码第53位至第478位氨基酸).利用酵母双杂交实验再次验证P56与GR具有结合作用.并用PCR方法从酵母质粒中扩增出P56片段,进行GST-P56原核融合蛋白表达与纯化,及真核表达与免疫共沉淀.蛋白质结合实验表明,P56与GR-LBD在体内外有结合作用.CAT报告基因检测表明P56抑制GR的转录激活能力.

    • 转人小肠三叶因子侧耳中hITF的表达及在大鼠体内生物活性研究

      2004, 31(9):796-803.

      摘要 (2879) HTML (21) PDF 0.00 Byte (3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人小肠三叶因子(hITF) 用原生质体法导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中,检测表明,hITF在侧耳新鲜菌丝体中的表达量约为1 000~2 000 ng/g,最高约达2 250 ng/g.体内生物学活性研究证实,口服转hITF侧耳可有效地防止乙醇诱导的大鼠胃溃疡,其中的两种主要活性成分侧耳多糖和hITF均有预防治疗的功效.

    • 应用PAMAM dendrimers作为DNA运送载体的体外研究

      2004, 31(9):804-811.

      摘要 (3145) HTML (12) PDF 0.00 Byte (3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StarburstTM PAMAM dendrimers分子是一类新型的高分枝、辐射状对称的树状高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其表面具有高密度的正电荷,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后,介导遗传物质进入细胞.研究了G3, G3.5, G5, G7, G7.5, G9各代dendrimers分子与DNA结合后介导其转染细胞的能力,并初步评价这种复合物转染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证实,全代的PAMAM dendrmers皆可与DNA结合,并可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介导高效的DNA转染.PAMAM dendrimer/DNA复合物很稳定,在较大的pH值变化范围内(pH 2~10)不解离.PAMAM dendrimers可保护与之复合的DNA分子免受限制性内切酶的降解.在一定的电荷比范围内,高代数的dendrimers分子与DNA形成的复合物对培养细胞的转染效率高于低代数dendrimer分子,复合物所介导的转染效率在不同的细胞系之间也有差异.在有效作用浓度范围内(≤1.3×10-1 g/L),PAMAM dendrimers/DNA复合物对被转染细胞无毒性.但是,未与DNA复合的dendrimers分子在较低浓度时则表现出毒性,表明StarburstTM PAMAM dendrimers分子可作为新型的低毒非病毒DNA载体,用于介导DNA对体外培养细胞的转染. 这些前期观察,为将纳米级高分子聚合物dendrimers分子作为基因转运载体应用于体内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 人心肌肌钙蛋白I-C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纯化

      2004, 31(9):812-817.

      摘要 (3138) HTML (80) PDF 0.00 Byte (3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取人心肌组织总RNA,RT-PCR扩增出人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肌钙蛋白C(TnC)基因,利用人工合成的可编码19个中性氨基酸残基为主的DNA序列(Linker),将cTnITnC基因连接,插入到质粒pET15b中,将鉴定正确的重组pET15b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实现了全长cTnI-C融合蛋白(cTnI-linker-TnC)的稳定可溶性高表达,在摇瓶中表达量可达21 mg/L.利用目的蛋白N端的组氨酸“标签”(His-tag),经一步Ni2+-Sepharose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纯蛋白质.经初步研究,cTnI-C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有望成为cTnI测定系统可溯源的候选参考物质,推进cTnI检测的标准化进程.

    • 嗜肺军团菌mip/ctxB融合基因体外表达与动物免疫试验的免疫原性研究

      2004, 31(9):818-823.

      摘要 (2908) HTML (27) PDF 0.00 Byte (3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PCR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和霍乱弧菌ctxB基因,克隆入载体pcDNA3.1(+),重组子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序列分析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cDNA3.1-mip/ctxB.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mip、pcDNA3.1-mip/ctxB转染NIH3T3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鉴定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产物,结果发现:重组质粒成功转入细胞并获得短暂表达,稳定转染细胞分别在24 ku和35 ku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将pcDNA3.1-mip、pcDNA3.1-mip/ctxB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产生水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指标,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发现:各实验组均检测到免疫原性,pcDNA3.1-mip/ctxB免疫组的免疫原性高于pcDNA3.1-mip免疫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果为mip/ctxB融合基因DNA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 天敌应激下小鼠血浆皮质酮、巨噬细胞产生NO、IL-1β水平与脑不对称性

      2004, 31(9):824-828.

      摘要 (2906) HTML (19) PDF 0.00 Byte (30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天敌应激下脑不对称性对小鼠HPA轴活性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伸爪取食法将Balb/c小鼠分为左利、右利、双利组,分别暴露在鼠类天敌——猫急性应激(45 min,1次)、慢性应激(45 min/次,每天1次,连续14天)刺激后,分别用EIA法、硝酸还原酶法、ELISA法测定了血浆皮质酮、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IL-1β水平. a.血浆皮质酮水平:急性应激下,右利、双利组小鼠血浆皮质酮升高,右利组更为显著,左利组呈下降趋势,右利、双利组显著高于左利组及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应激下,右利、双利组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左利、双利组也显著高于急性应激下相应组(P<0.05).b.NO水平:急性应激下,左利组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NO无显著变化,右利、双利组呈升高趋势,右利显著高于左利(P<0.05);慢性应激中,三组NO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c.IL-1β水平:急性应激下,左利组IL-1β水平显著低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应激下,左利、双利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利组则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小鼠在暴露于天敌——猫应激下,脑不对称可影响HPA轴活性及巨噬细胞功能.

    • RNA干扰技术对肝癌细胞内源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4, 31(9):829-833.

      摘要 (2874) HTML (34) PDF 0.00 Byte (3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RNA干扰技术(RNAi)研究针对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siRNA抑制肝癌细胞株内源survivin基因的表达.转染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至肝癌细胞株SMMC-7721,通过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和半定量RT-PCR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构建的三种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1/2/3均能明显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转染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的实验组survivin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转染载体pTZU6+1和pshRNA-GFP对照组;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明显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抑制率为62%~78%,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到survivin基因mRNA转录明显减少,抑制率为57%~64%.由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内源survivin的表达和mRNA的转录,为survivin介导的肿瘤基因沉寂疗法提供实验基础.

    • AL023001基因在2型糖尿病肾病小鼠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2004, 31(9):834-840.

      摘要 (2798) HTML (0) PDF 0.00 Byte (3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Affymetrix寡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对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动物——db/db小鼠的肾脏基因表达谱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末端快速扩增法和RT-PCR的方法,对筛选出来的一个糖尿病肾病相关EST进行了cDNA克隆和表达分析.得到了一长为1.7 kb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和网上数据库比对发现,此cDNA片段是小鼠表达序列AL023001的一部分.根据AL02300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对AL023001在db/db小鼠肾脏、肝脏、脂肪、骨胳肌、脑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AL023001在db/db小鼠肾脏中的表达情况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吻合,且AL023001在肝脏、脂肪、骨胳肌和脑等糖尿病肾病相关联组织中均有差异表达.这些结果提示:AL023001与db/db小鼠的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上述工作有利于揭示AL023001基因的功能,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分子机制.

    • mPC-1基因的克隆与特性分析

      2004, 31(9):841-846.

      摘要 (2795) HTML (0) PDF 0.00 Byte (3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研究人前列腺癌相关基因PC-1的生物功能和进化保守状况,从小鼠肾脏中克隆了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PC-1(GenBank Acc No.AY048852).mPC-1基因cDNA全长为2 193 bp,主要定位于小鼠染色体3A1-A2区域.mPC-1基因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由224个氨基酸组成,与人PC-1蛋白编码区存在82%的序列一致性,含有coiled-coil结构域和PEST结构域.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由6个外显子组成的mPC-1基因与mD52高度同源,其中,第一外显子代表该基因的特异性序列,实验证据显示mPC-1基因具有自己的启动子,推测mPC-1与小鼠mD52可能是重叠基因.对小鼠20种组织器官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组织cDNA的RT-PCR检测证实,该基因主要在前列腺、肾和眼组织中表达,在胃和平滑肌中有少量表达,在其他组织中表达很弱或不表达.而mD52基因则几乎广泛存在于小鼠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因此,两个基因虽然序列上高度重叠却是独立调控的.综上所述,mPC-1基因可能是一个与人PC-1基因结构功能类似的新基因.

    • >研究简报
    • 甘蓝型油菜羧基转移酶α亚基全长cDN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2004, 31(9):847-854.

      摘要 (2786) HTML (20) PDF 0.00 Byte (27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拟南芥与大豆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的cDNA序列,运用RT-PCR、RACE和基因组步行(Genome walking)三种技术进行组合克隆,首次从油菜开花后20~29天的幼胚中,克隆到质体定位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的全长cDNA.同源性分析表明,其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大豆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的同源性分别为85%、59%.将此cDNA去除叶绿体转运肽编码序列的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HBM625上,蛋白质印迹分析,它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 >新技术 新方法
    • 细胞传感器与芯片的研究进展

      2004, 31(9):855-859.

      摘要 (2681) HTML (0) PDF 0.00 Byte (4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细胞传感器(cell-based biosensor)与芯片(cell-based biochip)已成为后基因时代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们利用生活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或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和芯片技术相结合,通过生物信号与物理、电化学等其他信号的转换,实现实时、快速、微量地检测细胞的功能信息和待测物的性质.在细胞生物学研究、环境监测和药物开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综述近三年来细胞传感器与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提出展望.

最新一期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