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32(6):483-489.
摘要:蛋白质合成过程一般被归纳为由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伸和合成的终止组成的三步曲 . 然而,随着对核糖体再循环因子 (ribosome recycling factor , RRF)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提出了蛋白质生物合成应是四步曲, 这第四步就是翻译终止后核糖体复合物的解体 , 也就是通常说的核糖体循环再利用 . 简要地介绍了翻译终止后复合物解体的可能机制:核糖体再循环因子和蛋白质合成延伸因子 G 在核糖体上协同作用催化这一过程的完成 .
2005, 32(6):490-494.
摘要:吡咯赖氨酸在产甲烷菌的甲胺甲基转移酶中发现,是目前已知的第 22 种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氨基酸,与标准氨基酸不同的是,它由终止密码子 UAG 的有义编码形成 . 与之对应的在产甲烷菌中也含有特异的吡咯赖氨酰 -tRNA 合成酶 (PylRS) 和吡咯赖氨酸 tRNA (tRNAPyl). tRNAPyl具有不同于经典 tRNA 的特殊结构 . 产甲烷菌通过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这两种途径生成吡咯赖氨酰 -tRNAPyl(Pyl-tRNAPyl) ,它还可能通过 mRNA 上的特殊结构以及其他还未发现的机制,控制 UAG 编码成为终止密码子或者吡咯赖氨酸 . 比较了吡咯赖氨酸与另一种非标准氨基酸,第 21 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
2005, 32(6):495-500.
摘要:雌激素相关受体 (estrogen -related receptor , ERR) 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是第一个发现的孤儿核受体,包括 ERRα, ERRβ和 ERRγ . ERR 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雌激素信号途径, ERR 与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 ER) 在骨骼组织和乳腺组织中拥有共同的靶基因,其中 ERRα和 ERRγ的表达状况还可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志 . 另外, ERR 还在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 由于至今未在体内找到 ERR 的小分子配体,因而找到 ERR 活性调节因子对理解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乳腺癌和糖尿病等将是非常有用的 .
刘 宇 , 贺力强 , 谭志平 , 唐程远 , 迟静薇 , 蔡 芳 , 潘 乾 , 龙志高 , 梁德生 , 邬玲仟 , 戴和平 , 夏 昆 , 张灼华 , 夏家辉
2005, 32(6):501-507.
摘要:间隙连接蛋白 31 (connexin31 , Cx31) 是间隙连接蛋白 (connexin) 家族的一员,目前对于 Cx31 的功能及其调节方式知之甚少 . 采用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合成 Cx31 羧基端一个多肽片段 (250~266) ,经 HPLC 纯化后偶联到匙孔血蓝蛋白,免疫新西兰雄兔后采血检测、并纯化、经蛋白质印迹、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免疫沉淀证实得到的抗体为特异性抗 Cx31 的抗体 . 运用制备的抗 Cx31 多克隆抗体免疫沉淀,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分离,蛋白质条带回收,蛋白质胶块酶解, Q-TOF 质谱分析,数据库扫描筛选可能相互作用蛋白,运用抗体 pull-down 实验,筛选到可能相互作用蛋白 annexin Ⅱ,经过免疫共沉淀、细胞免疫共定位等实验证实 annexin Ⅱ与 Cx31 相互作用 .
章晓鹏 , 肖志强 , 李 萃 , 李建玲 , 余艳辉 , 欧阳咏梅 , 冯雪萍 , 张鹏飞 , 陈主初
2005, 32(6):508-516.
摘要:mRNA 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 LCRG1 ,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 (Hep-2) 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 软件分析推测, LCRG1 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 . 为进一步地研究 LCRG1 的功能,应用 RT-PCR 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 Hep-2/LCRG1 细胞,仍表达 LCRG1 ,且 LCRG1 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 . 抽提 Hep-2/LCRG1 和 Hep-2/pcDNA3.1(+) 细胞系总蛋白质,应用固相 pH 梯度 (IPG) 双向凝胶电泳 (2DGE) ,结合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的免疫印迹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 ,鉴定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 .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 Hep-2/LCRG1 和 Hep-2/pcDNA3.1(+) 细胞系的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合免疫印迹反应、软件分析和质谱技术识别并鉴定了 13 个差异反应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 . 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代谢等过程 . 推测 LCRG1 可能是通过调节这些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去磷酸化状态,参与细胞增殖、代谢和凋亡等过程的调控,而发挥抑瘤作用 . 这为全面、真实地揭示 LCRG1 抑瘤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
韩雅玲 , 胡 叶 , 刘海伟 , 康 建 , 闫承慧 , 李少华
2005, 32(6):517-522.
摘要:为探讨 E1A 激活基因阻遏子 (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s , CREG) 蛋白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株 HITASY 分化和迁移中的调控作用,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pLNCX2( + )/CREG 和 pLXSN( - )/CREG. 以带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 GFP) 的空载体 pLNCX( + )/GFP 和正常 HITASY 为对照,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 293 细胞,包装出完整的逆转录病毒后,感染 HITASY. 经 G418 筛选,获得稳定感染的细胞克隆 .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检测 CREG 和平滑肌分化标志蛋白α- 肌动蛋白 (SMα -actin) 表达,同时通过刮伤实验、慢速显微摄像技术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以及用明胶酶谱方法分析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 MMPs) 的活性 . 结果表明: pLNCX2( + )/CREG 稳定感染的 HITASY 中 CREG 和 SMα-actin 蛋白表达上调, MMP-2 和 MMP-9 活性升高,细胞迁移速度加快; pLXSN( - )/CREG 稳定感染的 HITASY 中 CREG 和 SMα -actin 蛋白表达下调, MMP-2 和 MMP-9 活性降低,细胞迁移速度减慢 . 上述研究提示 CREG 在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同时促进细胞迁移 .
2005, 32(6):523-528.
摘要:TLR-2 (Toll-like receptor 2) 是介导天然免疫的重要模式识别分子,可参与识别多种病原体及其产物 . 为探索被 TLR-2 所识别配基的结构共性,以真核细胞表达的人 TLR-2 胞外段蛋白 (A26~T588) 为钓饵筛选噬菌体 12 肽库,获得一高度保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 P12-1 ,实验发现 P12-1 可与不同形式的 TLR-2 胞外段结合,并且可刺激细胞分泌 TNFα,提示 P12-1 可能模拟 TLR-2 配基的结构与生物学活性 .
2005, 32(6):529-534.
摘要:应用定点突变的方法获得了细菌视紫红质 (bacteriorhodopsin , BR) 的单突变体 BRE204Q和三突变体 BRI119T/T121S/A126T. 通过功能研究发现, BR 蛋白的单突变体 BRE204Q的 M 态寿命为 7.10 ms ,三突变体 BRI119T/T121S/A126T的 M 态寿命为 8.23 ms ,均较野生型 BR 蛋白 (6.23ms) 有所延长,三突变体表现得更为显著,其 M 态延长时间可超出野生型的 32%. 同时单突变体 BRE204Q和三突变体 BRI119T/T121S/A126T的质子泵功能也均有改变,都比野生型 BR 蛋白有所下降,其中三突变体 BRI119T/T121S/A126T下降得更为明显.
徐 容 , 沈毅珺 , 邓松华 , 蔡春晓 , 陈秋莉 , 贾建安 , 王锦红 , 潘 欣 , 潘 卫
2005, 32(6):535-543.
摘要:Protein A 和 protein L 是细菌产生的两种结构和功能均不同的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 Ig) 结合分子,在细菌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 用含 SacⅠ位点的特定引物 PCR 分别扩增制备 protein A 的 A 、 B 、 C 、 D 抗体结合结构域和 protein L 的 B3 抗体结合结构域,各结构域 DNA 片段经 SacⅠ酶切后,再随机连接形成各种不同长度的分子组合文库,将该文库呈现在噬菌体表面构建了噬菌体展示 Ig 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所建组合文库容量为 2.3×106个菌落形成单位,滴度为 4.1×1011TU/ml , 包含各种单结构域片段,并以随机方式连接 . 用人 Ig 对该文库进行 4 轮亲和筛选,随机挑选 36 个代表性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分析表明,亲和筛选获得了多种非天然形式存在的新的 Ig 结合分子结构,其中 32 个克隆具有由 protein L 的单结构域和 protein A 的单结构域间隔重复排列而成的特征性 (MDPL-MDPA)n 结构 . 对噬菌体展示 Ig 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的体外分子进化研究的尝试,为 Ig 结合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一新的途径,也为 Ig 结合分子的定向改造打下基础 .
2005, 32(6):544-550.
摘要: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 - 低分子质量尿激酶 (IIn-UK) 融合蛋白,兼有单链抗体对纤维蛋白的亲和性和尿激酶的溶栓活性,有望开发成为新型导向溶栓药物 . 但基于通用连接肽 (G4S)3的 IIn-linker-UK 融合蛋白在 CHO 细胞中表达时出现明显的降解 . 为了解决此问题,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 IIn-UK 融合蛋白进行了分子改造,包括置换连接肽,改变两个半分子 (moiety) 的相对位置,以及对连接肽附近明确的蛋白酶位点进行突变等方法,并分别研究了改造后的 11 种 IIn-linker-UK 或 UK-linker-IIn 突变体在 CHO 细胞中分泌性表达时的稳定性,最终筛选到一种抗降解的突变体 .
金 肆 , 陈建国 , 朱莉萍 , 刘声远 , 王迪浔 , 胡清华
2005, 32(6):551-556.
摘要:钙振荡 (calcium oscillation) 能以频率解码的形式调节基因转录,钙振荡的频率可反应基因转录的水平 . 为探索持续缺氧是强化还是钝化肺动脉内皮细胞对组胺的反应,研究了 24 h 亚急性轻度缺氧对组胺刺激的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频率的影响,并探索了其机制 . 结果是: a. 24 h 亚急性轻度缺氧可显著增加组胺刺激的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频率; b.NADPH 氧化酶抑制剂, diphenylene iodonium chloride (DPI , 10 μmol/L) 消除了组胺刺激的常氧和缺氧后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 c.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 (oxypurinol , 100 μmol/L) 能显著降低组胺刺激的缺氧后肺动脉内皮细胞升高的钙振荡频率,但降低后的钙振荡频率仍高于常氧组,别嘌呤醇对组胺刺激的常氧组肺动脉内皮细胞钙振荡频率无显著影响 . 以上结果表明,在持续缺氧相关的肺疾患中,肺动脉内皮细胞对组胺反应的敏感性增加 . NADPH 氧化酶在组胺刺激的钙振荡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黄嘌呤氧化酶的激活是缺氧引起组胺刺激的钙振荡频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
徐夏莲 , 辛 宏 , 张新军 , 任芳丽 , 王银银 , 常智杰
2005, 32(6):557-561.
摘要:为了研究伴侣分子相互作用蛋白 CHIP 对 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利用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建立四环素调控表达 CHIP 的稳定细胞系 (Mv1Lu-Tet off-CHIP). 利用此细胞模型,发现 CHIP 的过量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内 Smad2/3 蛋白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分析也表明开启 CHIP 蛋白表达可明显降低 Smads 介导的基因转录活性;进一步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CHIP 蛋白可明显下调 TGF-β所诱导的下游基因 JunB 的表达 . 上述结果提示 CHIP 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蛋白质分子抑制性调节 TGF-β信号通路 .
2005, 32(6):562-567.
摘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 )观察超薄切片的表面,探索表面形貌与切片厚度、朝向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对图像反差的影响 . 选择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培养后按电镜超薄切片法固定、包埋并切片后,将不同厚度的切片区分上下表面转移到云母上, AFM 在空气中以接触模式进行观察 . 结果发现,切片表面细胞相对包埋介质的凸起与凹陷与切片本身的厚度密切相关,并随切片厚度的不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 实验统计结果显示这种现象可能具有普遍性 .
冯 云 , 熊文碧 , 王国兴 , 黄 宁 , 吴 琦 , 鲍 朗 , 李 绚 , 王伯瑶
2005, 32(6):568-575.
摘要:为分离纯化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 小分子抗菌多肽,应用制备尿素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人 LAK 细胞酸溶性提取物,纯化出一个具抗菌活性的多肽 HLP-3p21. 蛋白质 N 端氨基酸测序、质谱精确分子质量测定、蛋白质印迹分析证明 HLP-3p21 为 HMGN2. 最小抑菌浓度 (MIC) 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 试验证明 HMGN2 有抗大肠杆菌 ML-35p 氨苄青霉素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白色念珠菌 ATCC 10231 活性,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活性 . 制备 HMGN2 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荧光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蛋白质印迹方法对 HMGN2 进行定位分析,证明单个核细胞经 IL-2 刺激成为 LAK 细胞时部分 HMGN2 由胞核转移至胞浆,进而分泌到胞外 . 提示 HMGN2 是 LAK 细胞一个新的免疫效应分子 .
2005, 32(6):576-580.
摘要: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类胚胎小肠的上皮细胞,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 1 (glucagon-like peptide 1 (1~37),GLP-1) 诱导小肠上皮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 RT-PCR 检测胰岛内分泌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 . 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人类小肠上皮细胞,免疫组化证明细胞表达小肠上皮的标志物细胞角蛋白 18 和 19 ,同时细胞也表达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但无胰岛素表达 . GLP-1(1~37) 诱导小肠上皮细胞 6 天, RT-PCR 显示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基因盒 1 (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 , PDX-1) 、葡萄糖转运蛋白 2 (glucose transporter-2 , GLUT-2) 和胰岛素基因均有表达,免疫组化也检测到胰岛素阳性小肠上皮细胞 . 未用 GLP-1(1~37) 诱导小肠上皮细胞为对照的 RT-PCR 显示 PDX-1 、 GLUT-2 也表达,但无胰岛素 mRNA 和蛋白质的表达 . 研究表明 GLP-1(1~37) 能够诱导人类胚胎小肠上皮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