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3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沉痛悼念邹承鲁先生
    • 中国生化泰斗 科学真理卫士———邹承鲁院士生平

      2006, 33(12):1135-1137.

      摘要 (3404) HTML (0) PDF 0.00 Byte (40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述与专论
    • 宿主细胞应答病毒感染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新进展

      2006, 33(12):1138-1145.

      摘要 (4005) HTML (7) PDF 0.00 Byte (5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机体如何识别以及清除入侵的病毒一直是分子免疫学研究的重点. 早期的研究揭示,病毒的入侵可诱导表达大量的IFNβ,PKR等抗病毒蛋白分子. 这些蛋白质分子通过多种方式造成被侵染细胞表现出特殊的状态或迅速凋亡,从而控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同时诱导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进程. 但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对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最早期信号事件了解甚微. 近几年的研究工作在先天性免疫系统如何识别早期病毒的入侵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TLR3和RIG-I/MDA5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是最近发现的宿主细胞识别与应答病毒的重要调节机制. 它们利用不同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诱导先天性免疫反应,主要参与脊椎动物细胞识别和清除RNA病毒的原发抗感染过程,是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反应机制,直接影响后续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作用. 就这些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先天性免疫应答中的研究进展做了概述与展望.

    • Gadd45a在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

      2006, 33(12):1146-1153.

      摘要 (3776) HTML (72) PDF 0.00 Byte (4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Gadd45a,一个受p53和BRCA1调节的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在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恶性进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Gadd45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以及促进DNA损伤修复等间接或者直接方式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从而抑制细胞转化和肿瘤的恶性进展. 此外,Gadd45a还可通过对一些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抑制.

    • Notch信号传导通路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2006, 33(12):1154-1160.

      摘要 (4123) HTML (59) PDF 0.00 Byte (9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Notch信号传导通路是影响细胞命运决定的重要通路之一,相邻细胞间通过Notch受体传递信号可以调节包括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影响器官形成和形态发生. Notch信号传导通路中某些分子的基因突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在深入研究Notch信号传导通路的基础上,以其作为靶点设计药物,对于治疗包括肿瘤、CADASIL等遗传性疾病在内的相关疾病,或发展干细胞医疗技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糖尿病等细胞组织功能减退或受损性疾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为载人航天探路———纪念我国载狗生物火箭成功发射40周年

      2006, 33(12):1161-1164.

      摘要 (3516) HTML (0) PDF 0.00 Byte (3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报告
    • 大鼠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外周血T细胞MIP-1α过表达及其穿过血脑屏障

      2006, 33(12):1177-1182.

      摘要 (3810) HTML (107) PDF 0.00 Byte (5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观察脑内β淀粉样蛋白 (amyloid beta,Aβ) 沉积对外周血T细胞穿过血脑屏障的影响,通过立体定位仪将Aβ1~42肽注射到大鼠双侧海马 (以Aβ42~1反序列肽为对照),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发现,Aβ1~42上调了外周血T细胞中巨嗜细胞炎症蛋白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 的表达,同时免疫荧光分析显示,脑内的Aβ1~42也引起了脑微血管内皮上MIP-1α受体 (CCR5) 的表达增加,以及伴随的脑实质内T细胞数量的增加. 然而,大鼠腹腔内注射抗MIP-1α中和抗体则阻断了Aβ1~42所致的脑内T细胞数量的增加. 提示脑内Aβ沉积能诱导外周血T细胞MIP-1α依赖性迁移入脑.

    • NMDA受体通道参与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表达

      2006, 33(12):1183-1189.

      摘要 (3801) HTML (61) PDF 0.00 Byte (6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往研究表明,激动NMDA受体是引起海马长时程增强 (LTP) 的必备条件,而LTP的表达主要与AMPA受体的磷酸化及其受体组装到突触后膜有关. 但是,近年来有研究表明NMDA受体通道也参与了LTP的表达. 为探讨NMDA受体通道是否参与了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表达,诱导LTP后,分别静脉或脊髓局部给予NMDA受体拮抗剂MK 801或APV,观察其作用. 发现静脉注射非竞争性NMDA受体MK 801 (0.1 mg/kg) 对脊髓LTP无影响,注射0.5 mg/kg显著抑制LTP,但是当剂量增高到1.0mg/kg时,抑制作用并未进一步增大. 脊髓局部给予MK 801也能抑制脊髓背角LTP. 为验证上述结果,使用了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APⅤ. 结果显示,脊髓局部给予50 μmol/L APⅤ对LTP无影响,100 μmol/L 对LTP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浓度升至200 μmol/L时,抑制作用并未见进一步增强. 因此认为,NMDA受体通道部分地参与了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表达.

    • 大鼠BTCe对体外培养胰岛保护作用及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2006, 33(12):1190-1199.

      摘要 (4066) HTML (44) PDF 0.00 Byte (4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β细胞素 (betacellulin,BTC) 是目前较受关注的胰岛再生因子,但其促胰腺、胰岛再生的机制不清. BTCe是betacellulin的功能片段,促细胞增殖能力与BTC相同. 实验通过原核表达方法获得BTCe蛋白,MTT法证实其促3T3-L1细胞增殖能力. 将BTC或BTCe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观察其对胰岛分泌的急性及长期影响作用,实时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检测胰岛内关键基因的表达. 将质粒pcDNA3.1-BTCe注射入链脲霉素 (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肌肉中,观察对大鼠血糖的影响作用. 加入BTC或BTCe可明显提高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的GSIS水平,但实时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显示胰岛内4种关键基因的表达并无明显变化;pcDNA3.1-BTCe转染糖尿病大鼠15~20天后血糖出现下降,糖耐量明显改善;免疫荧光显示:胰腺内有大量PDX-1的导管细胞及胰岛素阳性细胞出现. 推测BTC及BTCe对体外长期培养的大鼠胰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促进胰腺内PDX-1的导管细胞及胰岛素阳性细胞的增殖、诱导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 99mTc标记丝状噬菌体肽库及其在正常小鼠体内的分布

      2006, 33(12):1200-1206.

      摘要 (3911) HTML (10) PDF 0.00 Byte (4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已选出了多条与靶结合的肽. 然而,即使是体内直接筛选得到的,肽与肿瘤或靶器官的体内结合并不理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噬菌体在体内的循环, 通过MAG3 99mTc标记噬菌体肽库,研究了肽库在体内分布. 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99mTc-噬菌体主要分布在肝和脾中,而心脏、肌肉、脑和胰腺这些器官或组织中的分布非常低. 99mTc-噬菌体在胃、肠和骨中的累积,随着时间延长在不断升高,其他器官中的吸收则在不断降低. 从5 min到30 min,99mTc-噬菌体在血中清除迅速. 当噬菌体在体内循环足够长的时间后,一些噬菌体颗粒可以穿透血管进入并内化在器官或组织中. 总之,为了筛选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性的肽,应该根据靶器官和筛选部位的不同,在筛选前确定合适的噬菌体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 南极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DNA中低温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性质分析

      2006, 33(12):1207-1214.

      摘要 (4602) HTML (87) PDF 0.00 Byte (8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南极普利兹湾深海900米深的沉积物中提取获得宏基因组DNA,并通过设计引物,从中克隆到全长为948 bp的低温脂肪酶 (lip3) 开放阅读框完整序列,该基因编码一个由3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预计分子质量为34.557 ku酶蛋白(Lip3);氨基酸序列上的GFGNS (GXGXS) 和G-N-S-M-G (GXSXG) 在许多脂肪酶中有很高的保守性,它们是水解机制所必需的序列,也是丝氨酸水解酶中最保守的序列. 构建了lip3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对表达的酶蛋白Lip3进行纯化,得到约35 ku蛋白条带,酶学性质的分析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在0℃时表现为最高活力的22%,最适pH值为8.0,对热敏感,35℃热处理60 min剩余酶活为10%,以硝基苯棕榈酸酯为底物,Lip3的酶促反应常数Km值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是典型的低温酶.

    • 蛋白质序列复杂性简化与非比对序列分析

      2006, 33(12):1215-1222.

      摘要 (4260) HTML (18) PDF 0.00 Byte (4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比对序列分析是最新发展的一种序列分析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并适用于分析低相似性的序列,已成功用于DNA的序列分析中. 但是由于蛋白质序列的复杂性,非比对序列分析对于蛋白质序列分析的准确度却不高. 用将20种天然氨基酸残基归类的方法,简化了蛋白质序列的复杂性,并运用到对蛋白质的非比对序列分析中,有效地提高了序列分析的准确性.

    • 产黄青霉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PcgstA的克隆与鉴定

      2006, 33(12):1223-1230.

      摘要 (3548) HTML (8) PDF 0.00 Byte (4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青霉素工业生产菌产黄青霉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中首次克隆了一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定名为PcgstA. 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840 bp,含有两个内含子,编码一个238 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其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一些已经鉴定的丝状真菌GST具有50%左右的序列一致性. PcgstA的完整编码区经RT-PCR扩增、验证,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1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RP菌株,表达得到重组PcGSTA蛋白. 酶活测定证实,重组PcGSTA具有GST活性,其对底物CDNB(1-chloro-2, 4-dinitrobenzene)的比活为(0.159 ± 0.031) μmol/(min·mg). 利用TaqMan探针法,对Pcgst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在添加了侧链前体苯乙酸的青霉素生产培养基中,PcgstA的表达水平和在不含苯乙酸培养基中的表达相比明显下调,显示了该基因与苯乙酸代谢的关系.

最新一期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