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5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2008年诺贝尔奖介绍
    • 人乳头瘤病毒及宫颈癌疫苗的研究——解读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8, 35(10):1095-1103.

      摘要 (4089) HTML (29) PDF 0.00 Byte (88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德国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因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导致子宫颈癌,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HPV是一组小DNA病毒,目前已鉴定有118型.HPV感染人的上皮组织,诱发产生包括妇女宫颈癌和尖锐湿疣在内的多种良恶性增生性疾病,目前已有两种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上市.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癌机制及相关的疫苗的研究进行综述.

    • 分子与细胞事件的光学可视化——解读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8, 35(10):1104-1111.

      摘要 (4521) HTML (116) PDF 0.00 Byte (5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及其突变体作为报告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空间定位、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转基因动物以及药物药效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随着光电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荧光报告基因的光学分子成像技术将在细胞、细胞网络、组织、器官和个体等不同层次实现分子与细胞事件的实时可视化,从而在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 >综述与专论
    • 红色荧光蛋白的光谱多样性及体外分子进化

      2008, 35(10):1112-1120.

      摘要 (3747) HTML (37) PDF 0.00 Byte (20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珊瑚中来源的各种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 RFP)经过一系列体外进化,其波谱范围覆盖了570~655 nm, 极大地丰富了细胞内或体内光学成像的荧光探针.简要阐述了来源于Discosoma sp., Entacmaea quadricolor, Anemonia sulcata, Heteractis crispa, Actinia equina 5种珊瑚的红色荧光蛋白的光学特征、结构、体外分子进化及其应用.

    • DNA修复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2008, 35(10):1121-1130.

      摘要 (4496) HTML (1) PDF 0.00 Byte (7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表观遗传学信息的改变是导致人类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因组的稳定性经常会受到DNA损伤的威胁.然而,高度致密的染色质结构却极大地妨碍了DNA修复的进行.因此,真核生物细胞中必须有一个精确的机制来克服染色质这一天然的屏障.其中,组蛋白的共价修饰和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对DNA修复进程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介绍了DNA修复过程中,发生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主要调控过程,特别阐述了在DNA双链断裂损伤应答和修复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 MicroRNA调控固有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

      2008, 35(10):1131-1136.

      摘要 (4083) HTML (99) PDF 0.00 Byte (8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MicroRNA(miRNA) 是近几年继siRNA之后非编码RNA研究的又一热点.它通过与靶mRNA的特异性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研究表明,miRNA可能参与脊椎动物固有免疫应答的多个环节.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它们不仅成为重要的固有免疫受体活化后的信号调节分子,而且能够直接干扰病毒复制而发挥抗病毒效应.miRNA可能与经典的固有免疫应答体系共同组成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时,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毒还可以通过自己编码miRNA或者改变宿主细胞miRNA表达谱直接或间接地干扰很多宿主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实现逃逸机体免疫清除的目的.因此,miRNA水平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病原微生物与其宿主展开免疫“博弈”的重要战场.

    • A型流感病毒逃避免疫应答的策略

      2008, 35(10):1137-1141.

      摘要 (4510) HTML (6) PDF 0.00 Byte (5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IAV逃避抗病毒免疫策略的最新进展.A型流感病毒(IAV)感染是人和多种动物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然而不管是IAV引起的季节性流感暴发还是周期性的全球流感大流行,主要归因于IAV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策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AV已经进化出高超的策略克服宿主的抗病毒信号,如抗原变异和编码辅助蛋白(NS1和PB1-F2).深入理解IAV逃避宿主免疫的策略,有助于揭示IAV感染的机制和发现针对IAV的抗病毒药物的靶标.

    • >研究报告
    •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人类低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的代谢组特征

      2008, 35(10):1142-1153.

      摘要 (4357) HTML (103) PDF 0.00 Byte (5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 1H NMR)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了39例人体脑肿瘤组织的代谢组特征.39例肿瘤样本分别来自39个脑肿瘤患者,包括15例低级星形细胞瘤,13例纤维型脑膜瘤和11例过渡型脑膜瘤.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表明,脑肿瘤组织的代谢组中主要含有脂肪酸、乳酸、胆碱代谢物(如胆碱、磷酸胆碱和甘油磷酸胆碱)、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牛磺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谷胱甘肽等代谢物.通过对核磁共振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低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的代谢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在过渡型和纤维型两个亚类脑膜瘤之间该差别相对较小.与脑膜瘤相比,低级星形细胞瘤中甘油磷酸胆碱、磷酸胆碱、肌醇与肌酸的含量较高,而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谷胱甘肽和牛磺酸的含量较低.NAA的含量在低级星形细胞瘤中尽管较低但能观察到,而脑膜瘤中却未发现NAA的信号.结果表明,HRMAS 1H NMR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组织代谢组学方法,不仅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脑肿瘤,而且还可以为脑肿瘤提供丰富的代谢组信息,这些信息对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潜在的意义.

    • 抑瘤基因NGX6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08, 35(10):1154-1160.

      摘要 (3957) HTML (3) PDF 0.00 Byte (5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NGX6基因是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分子遗传室在对鼻咽癌研究中筛选克隆出的一个新基因.以稳定转染并表达NGX6基因的HT-29细胞为实验组,转染空白质粒的HT-29细胞以及HT-29细胞为对照组,利用PI/Annexin-V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EMSA分析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及种植瘤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鼠结肠癌种植瘤中,转染了NGX6基因的与未转染及空白载体组比较,结肠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EMSA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分析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及种植瘤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情况,发现转染了NGX6基因的细胞NF-κB的激活均明显受到抑制.此研究说明,NGX6基因具有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能力,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了结肠癌细胞NF-κB的激活.

    • 酪丝亮肽荧光标记物的合成及其在肿瘤治疗靶点研究中的应用

      2008, 35(10):1161-1167.

      摘要 (3851) HTML (29) PDF 0.00 Byte (4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酪丝亮肽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小分子三肽,它可以诱导造成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坏死,从而杀伤肿瘤细胞,但是酪丝亮肽在肝癌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尚不十分明确.为了达到对酪丝亮肽进行示踪进而观察其亚细胞定位的目的,使用荧光物质(5(6)-羧基四甲基罗丹明琥珀酰亚胺酯,5(6)-TAMRASE)对酪丝亮肽进行了标记,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标记酪丝亮肽进行纯化和鉴定.并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荧光标记酪丝亮肽在人肝癌BEL-7402细胞中的分布.结果显示,合成的酪丝亮肽荧光标记物性质稳定,标记的酪丝亮肽在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胞浆中呈聚集分布.

    • 原儿茶酸促进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研究

      2008, 35(10):1168-1174.

      摘要 (3388) HTML (6) PDF 0.00 Byte (48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寻找能够促进干细胞增殖的药物,观察了中药益智仁(Alpinia oxyphylla)中提取的原儿茶酸对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能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对凋亡的PC-12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原儿茶酸能够促进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的结果显示,原儿茶酸处理组细胞S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其中,1.5 mmol/L原儿茶酸处理组细胞S期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增加2倍以上.同时,该组细胞G2/M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G0/G1期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1.5 mmol/L原儿茶酸处理组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表达明显升高.cyclin D1-siRNA转染显著抑制了原儿茶酸对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促进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成骨诱导和脂肪诱导的结果显示,原儿茶酸处理后,人脂肪干细胞仍保持间充质干细胞多分化潜能的特性.上述结果提示,原儿茶酸有可能在人脂肪干细胞介导的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发挥作用.

    • 卵巢癌细胞系RMG-Ⅰ Lewis(y)抗原含量变化对其卡铂耐药性的影响

      2008, 35(10):1175-1182.

      摘要 (4112) HTML (50) PDF 0.00 Byte (5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Lewis(y)抗原稳定高表达细胞株RMG-Ⅰ-H,研究细胞表面Lewis(y)抗原含量变化与细胞对卡铂耐药性的关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卡铂作用后细胞系RMG-Ⅰ-H及其对照组RMG-Ⅰ、RMG-Ⅰ-C的细胞生长抑制率(IR);利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凋亡,同时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的凋亡比率;利用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细胞凋亡状态.结果表明,RMG-Ⅰ-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07 ± 2.42),明显高于对照组RMG-Ⅰ(28.83 ± 3.57)和 RMG-Ⅰ-C(25.71 ± 8.24)的IC50(P < 0.01),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3组细胞均存在凋亡,经30 mg/L、60 mg/L卡铂处理后细胞再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RMG-Ⅰ-H的相对凋亡率分别为(20.43 ± 0.71)%和(38.11 ± 0.33)%,为对照组的49%~63%,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2个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直接观察了细胞形态变化,每个浓度组RMG-Ⅰ-H的凋亡程度均低于RMG-Ⅰ和RMG-Ⅰ-C.说明细胞表面Lewis(y)抗原含量增加的同时,卵巢癌细胞对卡铂的耐药性增强.

    • GTL2基因在体细胞核移植牛中的印记状态分析

      2008, 35(10):1183-1187.

      摘要 (3626) HTML (13) PDF 0.00 Byte (4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CNT)在医学研究、畜牧业生产和拯救濒危动物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核移植效率低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 印记基因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的正常生长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GTL2基因是在人和鼠中已被鉴定的印记基因,它作为一种RNA调解分子调控目的mRNA的转录. 为了研究GTL2基因在自然繁殖牛和体细胞核移植牛中的印记状态,首先应用PCR-SSCP方法对GTL2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鉴定自然繁殖牛和体细胞核移植牛中的杂合子,进而利用RT-PCR-SSCP技术对GTL2基因在杂合子牛的心、肝、脾、肺、肾、大脑中的表达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TL2基因在自然繁殖牛的被检测的6个组织中均表现为单等位基因表达,在体细胞核移植牛的心和肝中表现为单等位基因表达,而在大脑、脾、肺、肾中为双等位基因表达,GTL2基因在体细胞核移植牛的部分组织中表达紊乱有可能是造成体细胞核移植牛器官发育异常和核移植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 人类基因组中可变和组成性剪接位点的预测

      2008, 35(10):1188-1194.

      摘要 (4247) HTML (1) PDF 0.00 Byte (7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剪接位点的核酸序列保守特征,以及邻近位点的碱基组成和关联特性,结合一对可变剪接位点之间的距离参数和受体端剪接位点前30位碱基的GC和TC含量,利用结合多样性指标的二次判别方法(IDQD),预测了人类基因组中可变和组成性内含子的供体端和受体端的剪接位点,对可变的供体端和受体端剪接位点,阈值ξ选择-2时,总的预测精度分别为87.9%和89.9%,对组成性的供体端和受体端剪接位点,阈值ξ选择-1,总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2.8%和94.3%.

    • 太空飞行后秀丽隐杆线虫肌相关基因和蛋白质变化

      2008, 35(10):1195-1201.

      摘要 (5017) HTML (56) PDF 0.00 Byte (49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太空飞行所致的肌萎缩和重力感知的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研究太空飞行对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体壁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经过近15天太空飞行后对其生存率和运动能力进行了观察,并检测了5个重要的肌相关基因的表达和3种蛋白质含量.太空研究是在动物的整体水平进行的,而不是就单个细胞的研究.经历太空飞行后线虫生存率没有明显变化,但运动频率变慢,爬行轨迹也发生了改变,提示线虫运动功能出现障碍,这些数据揭示:微重力下秀丽线虫肌肉发育发生了变化.肌球蛋白A(myosin A)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发现,太空飞行组肌纤维面积缩小,肌细胞致密体(dense-body)荧光亮度下降.这些形态学观察直接提示太空组线虫出现了肌萎缩.但是,肌动蛋白(F-actin)荧光染色显示两组并无明显差别.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太空飞行组动物中dys-1表达明显上调,同时hlh-1, myo-3, unc-54和egl-19 基因表达下调.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由dys-1编码)是抗肌萎缩蛋白-糖蛋白复合物(DGC)的主要组成成分,而该复合物在微重力下增多,提示肌细胞是为了接受更多的力学刺激以维持细胞内外的力学平衡,所以该复合物在肌细胞的重力感知中起关键作用.基因hlh-1, myo-3, unc-54和egl-19 表达下调,说明它们分别从结构和功能两个途径促进了微重力性肌萎缩的发生.最后, 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太空组线虫体壁肌内肌球蛋白A减少,进一步确证了太空飞行中线虫有肌萎缩发生.

    • 非酶糖基化对α-synuclein分子构象的影响

      2008, 35(10):1202-1208.

      摘要 (3594) HTML (0) PDF 0.00 Byte (4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纯化后的α-synuclein分别与果糖和葡萄糖孵育,通过内源荧光、非酶糖基化衍生物特征荧光、圆二色光谱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检测发现:α-synuclein 与还原糖共同孵育后,308 nm内源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同时在447 nm产生一个非酶糖基化衍生物特征荧光.与果糖孵育的蛋白质样品其非酶糖基化特征荧光的出现速度快于葡萄糖孵育样品.内源荧光与非酶糖基化特征荧光之间存在能量传递现象,提示Tyr残基与非酶糖基化特征荧光发色团在空间距离上彼此接近.圆二色光谱测定结果显示,α-synuclein与果糖孵育后,其α-螺旋含量增加.非酶糖基化的α-synuclein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为短纤维状.非酶糖基化可以诱导α-synuclein蛋白分子聚集,且果糖较葡萄糖更容易使α-synuclein发生非酶糖基化.以上结果提示,非酶糖基化似乎可以导致α-synuclein在细胞内的错误折叠和分子聚集.

    • >技术与方法
    • 不同生态型芦苇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系统的筛选和优化

      2008, 35(10):1209-1214.

      摘要 (3895) HTML (1) PDF 0.00 Byte (5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优化组合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及与之匹配的蛋白质裂解液,采用改进的O′ Farrel双向电泳系统,以自然生境野生芦苇叶片为材料,筛选出一种适合纤维含量高、革质化明显的4种不同生态型芦苇(水生芦苇、轻度盐化草甸芦苇、重度盐化草甸芦苇、沙丘芦苇)叶片蛋白质分析的双向电泳系统,即以饱和酚-醋酸铵/甲醇沉淀法提取叶片蛋白质样品,经裂解液[8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65 mmol/L DTT,2% Ampholine(pH3.5~10∶pH5~8 = 1∶4)] 裂解后按80 μg上样,银染后获得背景清晰、蛋白质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该系统用于水稻等植物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同样获得较好的电泳图谱和分辨率.

最新一期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