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38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述与专论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进展

      2011, 38(10):877-883.

      摘要 (4426) HTML (93) PDF 0.00 Byte (7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流控芯片技术作为近年来最前沿的分析技术之一,已经在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微流控芯片具有高通量、微型化和多功能集成化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新平台之一,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综述了基于微流控芯片上的秀丽隐杆线虫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侧重介绍了微流控芯片在线虫的自动化固定、行为学、衰老与发育学、神经学、药物筛选及基因筛选等六大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微流控芯片的应用前景.

    • 早产儿语言发展及其脑机制

      2011, 38(10):884-890.

      摘要 (3935) HTML (81) PDF 0.00 Byte (5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早产儿语言发展存在特殊规律.行为研究发现,早产儿在词汇、句法、语义言语流畅性等方面存在发展滞后的现象.早产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可能持续到成年早期,但具体的滞后程度受到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有研究开始考察早产儿的脑发育情况.研究者发现,青少年时期的早产儿在大脑白质、皮层下灰质和小脑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改变,但关于早产儿语言发展的脑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证.简述了早产儿语言发展的行为研究和脑神经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揭示早产儿这一特殊群体在语言发展和认知神经方面的规律.研究认为,应结合行为研究与脑神经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对早产儿语言发展机制的探讨,也为考察正常儿童语言获得规律提供特殊的科学依据.

    • 植物类受体激酶CrRLK1-L亚家族及其生物学功能

      2011, 38(10):891-899.

      摘要 (4631) HTML (58) PDF 0.00 Byte (7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植物CrRLK1-L亚家族类受体激酶的胞外域具有新颖结构基序,但功能大都未知.该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中,但在动物和微生物中不存在其同源物.CrRLK1-L家族成员相对较少,但组织表达非常广泛.它们定位于细胞质膜上,并且部分成员的定位还具有极性,这与其参与雌雄配子体的识别和受精作用密切相关.该家族成员普遍具有激酶活性,该活性对其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目前仅报道在拟南芥中参与助细胞与花粉的识别和调控营养组织的细胞伸长,但参与这些生物学过程的作用机制似乎独立于已知的信号通路之外,可能有自身独特的信号传导机制.所以对这一类具特有结构基序的类受体激酶基因的功能研究,将有助于解析植物特有生物学过程的分子作用机制,特别是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合理利用这些分子开展育种实践对未来农业生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Perspectives
    • 机体的免疫反应是如何被激活的?——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2011, 38(10):900-907.

      摘要 (4363) HTML (110) PDF 0.00 Byte (8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布鲁斯・博伊特勒、朱尔斯・霍夫曼和拉尔夫・斯坦曼分享了这一奖项.三位获奖者的工作,揭示了机体的免疫反应是如何被激活的,从根本上更新了免疫学理论研究,使人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为疾病的免疫治疗,特别是疫苗设计与应用,提出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为感染、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等的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 >研究报告
    • 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抗体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及学习记忆障碍

      2011, 38(10):908-918.

      摘要 (3985) HTML (114) PDF 0.00 Byte (4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海马内注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抗体诱导细胞表面APP的铰链是否影响大鼠的水迷宫行为学以及是否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IgG和APP抗体.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测试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Cresyl Violet(CV) 和 Fluoro-Jade B 染色观察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MAP-2 和 磷酸化 paxillin及磷酸化tau蛋白在海马的异常表达和分布.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延长动物的寻台潜伏期,减少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探索时间和穿梭次数.CV和Fluoro Jade-B染色结果显示,海马注射APP抗体可导致海马锥体细胞的死亡和退变.同时伴MAP2免疫染色的减少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免疫染色的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诱导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及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MAP-2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异常表达分布有关.

    • 烟草坏死病毒A诱导的基因沉默及其条件优化

      2011, 38(10):919-928.

      摘要 (4415) HTML (139) PDF 0.00 Byte (5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烟草坏死病毒A中国分离物(Tobacco necrosis virus A Chinese isolate, TNV-AC)侵染性cDNA克隆为基础,通过基因替换、基因插入策略构建获得多种重组TNV-AC,比较了外源基因片段插入位置、插入形式及接种植物培养温度对TNV-AC诱导的基因沉默的影响.外源基因片段替换CP基因19~828 nt的重组TNV-AC丧失了在本生烟中的系统移动能力,也不能有效诱导相应基因发生明显的沉默,说明替换策略不适合于TNV-AC.向CP基因终止密码子UAG附近插入外源基因片段后,TNV-AC仍可进行复制,但最适的插入位点位于UAG之后,且容纳外源片段的长度约为120 nt.当外源片段以反向重复的形式插入UAG之后,诱导基因沉默的效率较高.接种植物的培养温度也会显著影响基因沉默的效率以及插入片段的稳定性,低温(18℃)条件下诱导NbPDS基因沉默的效率明显高于高温(24℃)条件,且沉默表型可持续110天以上.除了本生烟PDS基因,TNV-AC沉默载体还可诱导本生烟sulfur基因Su和镁离子螯合酶H亚基基因ChlH发生沉默,以上结果说明,TNV-AC具有开发为本生烟基因功能鉴定的新VIGS载体的潜力.

    • 用免疫信息学技术设计新型H1N1流感神经氨酸酶抗原表位肽

      2011, 38(10):929-935.

      摘要 (3431) HTML (97) PDF 0.00 Byte (4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神经氨酸酶(NA)是一种具有唾液酸酶活性的流感毒粒表面糖蛋白,切断病毒HA与细胞膜上神经氨酸残基之间的连接,使病毒能够从宿主细胞表面释放.检测了新型H1N1流感NA基因核苷酸序列,用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筛选和鉴定B细胞表位;人工合成NA抗原多肽SE8和RE6,并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两种抗血清具有体外中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能力(微量中和实验),而且还具有拮抗血凝释放作用.根据2009年全球毒株NA基因序列检测和比对结果,发现多肽SE8和RE6序列未变异.实验揭示,多肽SE8和RE6可以作为新型H1N1流感候选多肽疫苗.

    • 鼠疱疹病毒68复制转录激活蛋白结合元件的鉴定

      2011, 38(10):936-944.

      摘要 (3941) HTML (36) PDF 0.00 Byte (4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复制转录激活蛋白(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activator,RTA)是γ疱疹病毒的一个具序列保守性的蛋白质分子,由即时早期基因ORF50所编码.RTA可通过激活裂解期基因转录而使病毒进入裂解感染.鼠疱疹病毒68(MHV-68)亦属γ疱疹病毒,该病毒能体外感染多种细胞,并且能感染实验小鼠,是研究γ疱疹病毒的良好模型.在MHV-68中,目前只有两个受RTA调控的基因被报道,但调控机制未明.之前的研究鉴定出一个新的RTA的DNA结合序列(RTA response element, RRE),以此为基础,首先通过基因比对在病毒基因组上找到具有较高同源性的核酸序列片段(ORF9p-RRE),该序列在病毒基因组上位于ORF9启动子区,通过双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了RTA可作用于该启动子区进而激活下游基因转录,并且该转录激活是ORF9p-RRE依赖的.凝胶阻滞电泳实验(EMSA)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分别证实了RTA可在体外、体内与ORF9p-RRE直接结合.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RTA与ORF9p-RRE相互作用的机制,为深入了解RTA激活病毒基因转录的机理提供了更多依据.

    • 基于核糖体展示技术进行抗狂犬病毒人源抗体的制备

      2011, 38(10):945-952.

      摘要 (4416) HTML (57) PDF 0.00 Byte (5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了核糖体展示人源抗狂犬病毒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制备特异抗狂犬病毒糖蛋白(RVGp)的稳定性人源抗体.应用核糖体抗体库技术,从经狂犬病毒Vero疫苗免疫的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构建核糖体展示scFv基因库.体外转录翻译后,以RVGp重组蛋白作筛选抗原,采用亲和富集法淘选RVGp特异性scFv抗体基因.在原核系统pET22b(+)/ BL21(DE3)中实现scFv抗体片段的可溶性表达,ELISA鉴定阳性克隆.然后对筛选的scFv进行稳定性改构,构建VH-Lc-VK稳定性抗体,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成功构建了库容量约为6.2×1012的核糖体展示scFv抗体基因库.在180个筛选克隆中,克隆RB24、RB71、 RB109 和RB156显示出较高的ELISA值,其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它们是全新的人源抗RVGp抗体.改构后的抗RVGp VH-Lc-VK抗体的稳定性明显改进,可特异识别RVGp并有效中和狂犬病毒,抑制狂犬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 以上结果表明,人源抗RVGp特异性抗体的获得,为狂犬病的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将为其他人源抗体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肝糖代谢影响及机制研究

      2011, 38(10):953-960.

      摘要 (3933) HTML (108) PDF 0.00 Byte (47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是FGF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糖代谢调节因子,大量研究表明,FGF-21是一种不依赖胰岛素,能够独立降糖的2型糖尿病治疗潜力型药物.但是,能否应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国内外目前尚无报道.通过改良传统造模方法,诱导小鼠缓慢产生糖耐量异常,研究FGF-21对此类模型的糖代谢影响及肝糖代谢机制.通过检测FGF-21短期注射和长期注射后模型动物血糖的变化,研究FGF-21在模型动物上对血糖的调控效果.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FGF-21对模型动物肝脏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4 mRNA的表达影响.利用蒽酮法检测模型动物肝脏中糖原合成量.实验结果显示,FGF-21能够调节1型糖尿病动物的血糖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首次在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上证实了低剂量FGF-21(0.125 mg/kg)与胰岛素的协同作用效果优于相同剂量FGF-21和胰岛素单独注射的效果.治疗结果表明,FGF-21能够维持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血糖在正常范围,效果优于胰岛素.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与胰岛素上调GLUT4 mRNA表达量不同的是,FGF-21作用动物模型8周后,GLUT1 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长期的FGF-21与胰岛素协同注射使GLUT1、4 mRNA表达量同时显著提高.长期FGF-21与胰岛素协同注射组和高剂量FGF-21注射均可显著提高模型动物肝糖原的合成.结果表明,FGF-21促进动物模型糖代谢机制与增加GLUT1表达、增加糖原合成作用有关.为临床应用FGF-21治疗1型糖尿病,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 银胶浓度对电穿孔获取细胞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影响

      2011, 38(10):961-966.

      摘要 (3509) HTML (61) PDF 0.00 Byte (4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究了银胶浓度对于电穿孔导入银纳米粒子获取细胞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影响.对6组含有不同浓度银胶的鼻咽癌细胞C666进行电穿孔,测量电穿孔后活细胞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以测得的SERS信号、光谱强度积分值和谱线重复性为指标,研究银胶浓度对电穿孔获取细胞内SERS的影响,对电穿孔后活性C666细胞内SERS平均光谱进行初步谱峰归属.在脉冲电场强度875 V/cm,脉冲持续时间1 ms,电脉冲2次的条件下,每500 μl电击缓冲液中含有50 μl银胶时测得的细胞内SERS光谱信噪比高,且光谱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结果说明,正确选择银胶浓度可以提高电穿孔-SERS效果,获取高质量的活细胞内SERS信号.此研究有助于扩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包括实时检测分析活细胞内生化成分及分布,实时监测细胞生化变化过程等.

    • 50Hz 1.8mT电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成熟影响的波形比较研究

      2011, 38(10):967-974.

      摘要 (3645) HTML (117) PDF 0.00 Byte (4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50 Hz 1.8 mT的4种不同波形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s,EMFs)中筛选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rat osteoblasts,ROB)增殖与分化成熟的最佳波形.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频率50 Hz,EMFs强度为0 mT(对照组)和1.8 mT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和锯齿波处理ROB,30 min/(次·天).在磁场处理后4~8天细胞呈现特征样分布.方波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正弦波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三角波和正弦波增加ALP活性,其中ALP染色、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和胶原Ⅰ(collagen-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ALP活性一致.在EMFs处理后的24 h、96 h 和72 h 后EMFs 分别提高Runx-2、OpgIgf基因表达水平,其中尤以正弦波和三角波作用最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50 Hz 1.8 mT方波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正弦波抑制成骨细胞增殖.50 Hz 1.8 mT EMFs能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其中尤以正弦波和三角波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作用最为显著.

最新一期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