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40(5):397-405.
摘要: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作为一种接头蛋白在调节宿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Toll样受体(TLR)和RIG-Ⅰ样受体(RLR)等细胞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入侵的病原体并将信号传递给MAVS,MAVS通过刺激下游的TBK1复合体和IKK复合体分别活化NF-κB和IRF3等信号通路,进而激活干扰素α/β表达,诱发细胞内抗感染天然免疫反应.MAVS除定位线粒体外,也可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上.MAVS在细胞内的不同定位决定了其在早期快速和持续性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不同调节机制.MAVS只有同时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上才可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快速且稳定地表达.本文通过对MAVS的发现、结构、细胞定位及其在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的调控机制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揭示MAVS蛋白在细胞内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为研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和研究新型抗病毒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2013, 40(5):406-415.
摘要:固有免疫应答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机体抵御微生物和异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这些细胞广泛参与As中泡沫细胞形成、斑块内基质降解、细胞凋亡、血管新生和斑块破裂等事件.模式识别受体是免疫细胞上识别病原体(或某些内源性成分)相关分子模式的一类受体分子,包括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介导固有免疫应答反应.Toll样受体在固有免疫应答细胞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As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如TLR2和TLR4对As起促进作用,而TLR3具有As保护作用.NLRP3炎性体与动脉血管壁的早期损伤有关.对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及模式识别受体在As形成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As的形成过程,而且还能为临床上防治心血管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诊断指标.
王承民 , 王婧 , 罗静 , 谢立 , 丁华 , 刘社兰 , 刘晓冬 , 陈余 , 贾亚雄 , 何宏轩
2013, 40(5):416-424.
摘要:2013年在中国首次发生了H7N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已经证实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感染人类的新亚型流感病毒,以往这种病毒只在野生鸟类存在和传播。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H7亚型中的一种,全球感染人的H7亚型病毒主要分为两大支系,即北美支系和欧亚支系,感染人的流感亚型也主要集中在H7N7,H7N3,H7N2等亚型上。为了清晰的了解H7亚型病毒的来龙去脉,本文重点讨论了A亚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分布、H7亚型病毒感染禽类和人类的历史、H7亚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2013, 40(5):425-435.
摘要:相邻性组织和相似性组织是两种极为重要的“知觉组织(perceptual organization)”.我们对前颞叶切除的患者CXY进行了相邻性组织与相似性组织的研究.利用由小图形组成的大图形来研究在相邻性组织与相似性组织中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中发现:在相邻性组织中,正常被试所体现的整体对局部的影响显著大于局部对整体的影响这一现象在CXY身上消失了,即CXY相邻性组织的自动加工出现了障碍;在相似性组织中,患者CXY的实验结果与正常被试没有任何差异.另外,在一致连通性(uniform connectedness, UC) 与相邻性组织及相似性组织之间的关系实验中,也发现CXY相邻性组织的自动加工出现了障碍.这些结果说明左前颞叶在相邻性组织、整体知觉以及对连通性的知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曲鑫建 , 刘天庆 , 宋克东 , 李香琴 , 葛 丹 , 关 水
2013, 40(5):436-444.
摘要:为建立多顺反子质粒载体转染技术获得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 stem cells,ASCs)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cy stem cells,iPSCs),应用2A元件连接Oct4/Sox2/KLF4/c-Myc四因子基因,构建为单一开放阅读框的多顺反子质粒载体.使用该质粒对ASCs进行转染及重编程为iPSC.采用形态学观察、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鉴定、体外拟胚体诱导分化和体内畸胎瘤形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ASCs成功重编程为iPSCs,具有与人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形态学及多向分化潜能;通过拟胚体和畸胎瘤实验证实iPSCs能在体内外分化成三胚层细胞;DNA印迹实验显示质粒载体序列未整合至iPSCs基因组中.因此,通过多顺反子质粒载体重编程技术成功建立的人iP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减免发生插入突变和免疫排斥问题,为iPSCs在遗传性或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谌 赟 , 戴 忠 , 刘彦梅 , 田海红 , 邓水秀 , 陈临溪 , Wang H Donna , 秦旭平
2013, 40(5):445-453.
摘要:业已证明,Caveolae及其蛋白caveolin-1参与了细胞膜的胆固醇转运和细胞膜的信号转导.我们前期工作发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信号通路与抑制ERK1/2活性和上调caveolin-1表达有关.本文研究Caveolae及caveolin-1在CGRP抑制VSMC增殖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caveolin-1表达增加是否有直接抑制ERK1/2信号激酶活性的作用.采用大鼠主动脉贴块法培养VSMC,取3~10代VSMC用于实验,10%小牛血清(FBS)用于刺激VSMC增殖,用β-环糊精(cyclodextrin)或菲律宾菌素(filipin)剥夺胆固醇破坏Caveolae结构;MTT法和流式细胞仪用于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和免疫共沉淀法分别用于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或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GRP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显著抑制10% FBS诱导的VSMC增殖.细胞Caveolae结构的破坏能降低CGRP抑制VSMC增殖作用,同时也增加了ERK1/2的磷酸化;β-环糊精孵育细胞能降低 caveolin-1的表达.免疫共沉淀发现10% FBS和/或CGRP共同孵育细胞对非磷酸化ERK1/2与caveolin-1的结合无差别,但10% FBS 能降低磷酸化ERK1/2与caveolin-1的结合,CGRP预孵育细胞能增加这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揭示,Caveolae及caveolin-1可以正调控CGRP抑制VSMC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GRP增加caveolin-1与p-ERK1/2在Caveolae的结合,并抑制p-ERK1/2核转位作用有关.
郑全辉 , 张爱红 , 郑爱华 , 么文博 , 高金明 , 张庆波 , 李娟
2013, 40(5):454-460.
摘要:CD1d限制性NK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在调控多种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RNAs介导的RNA干扰已被证明是调控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分子机制,然而特异microRNA在NKT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miR-150基因敲除小鼠以及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观察miR-150对小鼠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iR-150基因缺失致小鼠胸腺NKT细胞数量减少,但不影响外周NKT细胞的数量;活化后miR-150敲除小鼠NKT细胞与野生型小鼠NKT细胞相比,IFN-γ产生增加.进一步采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观察miR-150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发现miR-150敲除显著增强半乳糖神经鞘氨醇(α-Galcer)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肺转移的抑制效果.上述结果为特异microRNA调控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2013, 40(5):461-470.
摘要:通过减少炎性组织或细胞趋化因子及炎性因子的表达量能将炎症性病理过程抑制在起始阶段.我们通过体外构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PS激活的急性炎症模型及内毒素耐受模型,进行噬菌体肽库亲和筛选,ELISA检测与炎性PBMC的结合能力,分泌抑制实验筛选抑制性噬菌体克隆,经趋化抑制、竞争结合及生成抑制实验检测体外活性,大鼠足肿胀及关节炎模型检验多肽体内作用,SqRT-PCR检测趋化因子及TTP的mRNA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筛选到的目标多肽CI-S5趋化抑制率达到48.72%,明显抑制噬菌体阳性克隆P15与LPS激活PBMC的结合,动物试验能明显降低大鼠足肿胀及关节炎症.机制研究显示,CI-S5多肽能降低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量,并调节TTP使其表达增加,提示CI-S5能够靶向炎症前期PBMC,为炎症治疗提供了针对早期急性炎症反应的广谱小分子抑制肽.
2013, 40(5):471-478.
摘要:知觉物体的定义是认知科学领域富有争议的中心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运动诱发视盲(MIB)现象的研究发现:a.两个图形当它们是连通的,或位于同一个洞中,或是具有相同的洞的个数,更倾向于整体共同消失或重现;b.前景图形和背景图形的拓扑性质差异,较之非拓扑性质差异,显著地削弱MIB现象;c.相对于其他各种几何性质的变化,拓扑性质的变化能更快地被知觉到返回意识状态.这些结果揭示了拓扑性质定义的知觉物体是MIB过程操作的基本单元,提示了拓扑性质改变产生新知觉物体的表征可能是意识下的过程,进一步支持了知觉物体的拓扑学定义.
2013, 40(5):479-489.
摘要:MicroRNAs(miRNAs)是生物体内源的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它与癌症的发生息息相关,是一个有潜质的生物标志物,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凋亡都与miRNAs调控有关.miRNAs研究中关键环节是其表达谱的分析,用芯片分析miRNAs表达谱,通常要在杂交前对样品进行分离、标记、纯化,这是整个检测过程中最耗时耗力、费用昂贵的一个步骤,且在此过程中由于酶的使用及步骤的增加还可能改变样品中目标序列的初始比例,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无标记microRNA芯片分析” 方法,该技术基于堆积杂交(stacking hybridization)原理,引入一段预先标记荧光的通用标签序列(universal tag,UT),因而被命名为SHUT检测方法.本文主要对SHUT assay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系统优化,并对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等相关指标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芯片技术检测灵敏度可达2 fmol/L,不但可以区分只有1个碱基差异的miRNAs家族成员,还可以有效排除非活性pri-miRNA与pre-miRNA前体的交叉杂交信号,而且100 ng的总RNA即可用于检测分析;该新型芯片技术对于miRNAs及其他短链核酸分子的检测分析是一个理想快速的检测平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24 版权所有 ICP:京ICP备050231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771号